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飞屋环游记》
我有一个微信群,群里是我的父母、先生和我。我把群名叫做“港湾”。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狂风骇浪,就让它们被挡在外头。这里,只有宁静。
(一)父亲的承诺
几年前的某一天,在我隔三岔五就给妈妈打电话诉苦自己初为人母遇到多少困难和不如意之后,妈妈跟我说,她决定了,过来帮我照顾孩子。妈妈还说,你爸爸也过来。
当时爸爸并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在一家小公司里当着不大不小的经理,管着一个团队,工作优秀,正是可以继续潇洒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担心。我问妈妈:你为什么让爸爸也过来?他还要上班不是吗?妈妈轻描淡写地说,他必须得跟我过来,他一个人在家里,我不放心。我说好的,但是过来以后,希望爸爸不要觉得后悔。妈妈说,不会,我跟他说好了。爸爸还特地给我打了电话,听起来很高兴地跟我承诺:“女儿,放心吧,我去给你带孩子。你说怎么带,我就给你怎么带。”
于是,父母离开了家乡,双双来到了上海。那时候,孩子10个月。
父亲是那种做事情特别较真,也特别仔细的那种人,不管做什么,都是做到最好。所以,完全不必担心他们照顾不好孩子,或者看管不好这个家。他们来了以后,我和先生肩膀上的重压,一下子就减轻了很多。至少,不必为家务事劳力,也不必为了赶早回家照顾孩子而无法全心工作。父亲的细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便利,比如,他很会利用一些狭小的空间,做出一些置物的架子,让原本没有合适地方摆放的物品找到容身之所。我很开心,我觉得我从此可以快乐地享受这样的轻松,也可以安于这样三代同堂的幸福。
但矛盾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在父亲到来的前几年里,我和父亲之间,为了如何养育孩子,为了先生和父亲之间的习惯差异,经历过很多次的争执,大的小的。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让谁,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甚至话语如刀,刀刀见血。我从父亲那里遗传得来的不服输,刻在骨子里,似乎事情只有对和错,却不知道家本来就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我度过了一段很是郁结的日子,似乎觉得父亲并没有那么爱我。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也同样觉得,在他失控地说我是个不孝的女儿以后。
好在,在我当了妈妈以后,我很认同为人父母就是重修自己这样一句话。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学习,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修炼自己。慢慢地,我开始尝试着理解父亲。我告诉自己,这是一个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要融入的家。我和先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自己的处事方式。而父亲,作为一直在家里当着大家长的人,在单位也曾经有掌控大局的权力,来到这里以后,忽然就失去了主导权,觉得要忍受自己无法习惯的种种。更重要的是,他还为此失去了收入,要等待几年才可以开始拿退休金的日子。也许,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变化,都会有这样的情绪低谷期吧。与其和父亲争对错,更重要的,难道不是看到并去认可父亲的付出吗?所以,我试着换一个角度去和父亲相处,去看看父亲为了兑现当年自己的承诺,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于是,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又一幕:
- 父亲为了当时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孩子可以按时午睡,抱着他1个小时,满屋子的走,直到孩子睡着。那时候,孩子已经有20来斤重;
- 父亲弯着腰教孩子学走路,时间长了,累坏了腰,导致后来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 父亲在家里陪孩子玩游戏,不小心摔了,手骨受伤,也花了一些时间,才得以痊愈;
- 父亲每天早起,给家里人买早餐,送孩子去幼儿园。到了冬天,还细心地给自行车上的儿童椅装上了自己做的棉垫;
- 父亲手工好,亲自找材料,给孩子做各种各样好玩的玩具;
- 暑假的时候,父亲变着法儿,带孩子出去玩,还教会了孩子游泳
不胜枚举,而这一切,都让我先生在抚养和教育孩子上,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有些事情,他本可以不做,也没有义务要做。但是,父亲真的是在尽自己的全力帮助我们。有时候我们实在太忙,父亲甚至还要坐着公交车,带孩子去上课外兴趣班。记得第一次和父亲起争执的时候,父亲怪我不信任他,怪我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他带回老家。但我想说,那一次不让孩子回去,真真是因为不舍。一个能把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放在心上的外公,我又能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呢?
人都说父爱如山。我想我的父亲也定然是这样。他不说爱,他也没有表扬和鼓励,他只是默默在支持。以前,我记忆里的他会因为我说了一句我想要小伙伴们也有的陀螺,便自己给我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自己却弄破了手;会因为我想要买一台电脑,便花钱买了最贵的那台给我;会在每次我从学校回家的时候,扛起我那笨重的行李箱,挤在人群里,给我开出一条路。如今,为了一个他放弃了工作而要去履行的承诺,他依旧继续在认真地付出着。这其间的辛苦疲累,不知道是不是全都浓缩在了他有一次发朋友圈里写的那句:每天都在忙碌着,我喜欢这样的天伦之乐。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下一次,我想写写我那年轻美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