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抄书之乐
我是一个急性子,走路急,说话快,做什么事都是风风火火,当然,我看书也是快的。张先生一直说:“快则俗,慢则雅。”哎,我就是一个大俗人。这个大俗人因为读书快,就不能品味到字里行间的美好,我一直想让自己读书慢一点,再慢一点,可自己就是做不到,我一慢下来,睡意就爬满全身,为此,我非常苦恼。
这段时间,喉咙不适,不想出声读书,于是,我开始用笔抄书。以前,我也抄,但是总没有耐心,总不安定,巴不得赶紧抄完。于是,字写得龙飞凤舞,不堪入目。所以虽然抄了不少,真是不敢示人。
几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见过许许多多的孩子,我发现能把字写好的孩子,学什么都很扎实;字写得潦草的孩子,做什么都是丢三落四的。我想自己要求孩子们慢慢写,不着急,自己却火急火燎地草草了事,成何体统。于是,这段时间的抄书,我在心里暗暗说:“慢一点,再慢一点,注意排列,注意章法,注意笔画。”当自己的内心有了觉察,你就不得不慢下来,当慢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细节。
其实,抄书也是有诀窍的,比如,你不能一个字一个字抄,你要仔细看到一个短句,三个字,五个字,当把这五个字、三个字的意思懂了,在心里想一想,然后在纸页上排列整齐地写下来,那每一个字就如刻在你的心里一般。
有时碰到一句话不懂意思,我不会胡乱一抄而过,我一定会停下脚步,到处查找资料,把心中的疑问,有时查查一个字的说文解字,有时找找一个字的字源图片,当你停下脚步,不经意间,你又会发现许多新大陆。然后继续刨根问底下去,你就会挖掘到一个大宝库。经过如此一场洗礼,内心获得无限满足。再把文句抄到纸页上的时候,心中贮满了美丽的图画,曼妙的音乐,动人的故事,自然就对写在纸页上的文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抄书还要有仪式感。开始抄书了,我会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燃一柱香,如果用硬笔写字,我一定是写在精美的笔记本上。因为好马配好鞍,写在草稿本上永远写不出好字的。我们要想每一个字写在纸页上,你都是在完成它的一场生命,写下了,就没有反悔的机会了。如此,你下笔就不敢随意。袅袅婷婷的香雾在小小的书房静静飘散,内心深处平静如水,手中的笔坚定有力,纸页上的字娟秀祥和,字里行间都是我情感的抒发。
如果在宣纸上抄书,那仪式感进一步拉满,首先,我要很谨慎地在小小的磨碟里滴上一小滴墨汁,恬淡的墨香使人心醉。用极细的毛笔舔上一点点墨,在洁白的宣纸上写字,那是不敢有丝毫的恣肆,需要平和的心态,均匀的呼吸,恰当的力度,还要有的文句的娴熟,总之,方方面面都要恰到好处。
抄书,让我慢下来了。我对书上的文字理解也更深刻了,更重要的是,改变我的火爆脾气,让我变得平和从容,不疾不徐。又到上书法课的时间了,自从过年回来上书法课来,书法老师对我都无比失望,因为我的自从大肆写对联之后,基础笔画练习抛之脑后,书法技艺只能止步不前,让我一度颓废得不知所措。
然而,很久没握笔写大字的我,在书法老师面前写了一幅五十六字的书法作品,老师对着我大加赞赏,眼睛睁得大大的,赞扬声如雨点般落在我身上。那一刻似乎突然悟到:慢下来,慢下来,用心静静地去感知。静能生慧,慢即快,慢即雅。抄书给予的快乐无以言表。
2025年4月23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多则过也
昨晚一个整夜都没有睡好,原因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下午上班之前,我冲咖啡喝,没想到手一抖,咖啡喷在了杯子里,杯子是刚洗的,咖啡一下子就湿润了,想要倒回去,已经不可能了,我想多就多一点吧!
不碍事的,于是冲了一杯比平时量多了许多的咖啡,喝下肚子。一个下午,倒也相安无事,可到了晚上,咖啡因子发挥了作用,到了十一点,都毫无睡意,我强迫自己睡觉,躺在床上依然清醒无比。直到凌晨两点,我才睡下,可是没有过一个小时,我又醒了。一个晚上,我没睡到三个小时。那都是自己多喝了咖啡,多则过也,多了就是一种错误。
这个观点,我已经坚信不疑了,生活中的好几件事,都给我我惨痛的教训。我的书房是没有装修的,地还是毛坯的水泥地,心里一直觉得这有些寒碜,于是想就把原来铺在宝宝房间里的九块海绵垫子铺在地上,蓝白相间的颜色,一下子就让整个房间显得亮堂了。我本以为这下好了,书房变得高大上了。
没想到麻烦事多了去,首先,海绵垫子颜色鲜艳,一踩上去,一个大印子赫然出现,看着浑身不乐,于是整天都在为打扫卫生伤透脑筋。垫子铺在地上,垫子底下肮脏不堪看不见,时间久了,一股难闻的气味弥漫在整个书房。这不,腿上无缘无故起了很多红疹子,痒得人难受。一气之下,我把九块海绵垫子全部撤除,书房又重新是毛胚的水泥地,我用水冲洗干净,朴素、简洁、实用,人一下子疏朗起来了。多则过也,此话不虚。
小姑子带宝宝很用心,总是希望宝宝能多吃几口,让宝宝长得肥肥壮壮的。原先的我,也赞同这种观点和做法,但读了一些书,看了一些节目,我现在认为宝宝不想吃就不要逼他,饿了,自然就会吃的。宝宝瘦小一点,就瘦小一点,只要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好,就不用担心。那一天,小姑子做了宝宝爱吃的饭菜,宝宝吃得欢快,没想到,刚吃完,就呕吐不止,我想一定是撑得难受,脾胃承受不了的自然反应。假如少吃几口,就没有这档子事发生。多则过也,这话真心不错。
当我领悟到了这样的生命真谛,我反观很多事,确实如此,比如,晚上稍微多吃了,整个夜晚都不舒服;比如,买了很多衣服,全都没机会穿,清洗、整理成了一个大难题。比如,上课,总是巴不得多讲一点,殊不知,多讲了,给同学造成巨大的压力,学习效果不尽人意,贪多嚼不烂,一点都不假。
老子说:“多则惑,少则得。”我细细地想了一下,发现很很多带上“多”的汉字,都不是什么好字。多加单立人,变成侈,奢侈,不是一个好词;多字加个口,哆哆嗦嗦,不是一个好词;“父”+“多”爹爹,这是市井之人的口头语,登不了大雅之堂。只要大家稍微想一想,老祖宗在造汉字的时候,就已经把很多哲理蕴含了。
生活中的林林总总,加上自己天马行空的臆想。贪多就是错误,多了就是麻烦。人生需要轻装上阵。《瓦尔登湖》有句名言:简化、简化、再简化。著名书法家黄庭坚论述书法之美说过:“少少许胜多多许。”原来智者早已深谙“少”的智慧,警惕“多”的灾难。
2025.4.22慢慢杂记
不负“众望”
“我们从科技封锁到关税问题,可以看到时代的车轮已经走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时期,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报国,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够将这个责任肩负起来的话,那无非就会将更大的问题留给下一代……”
昨天央视网视频网里面刷到一个叫庞众望的青年讲的一番话,这个踩着我20世纪尾巴出生,也踩着命运泥坑出生的孩子。如今已经已经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在读博士生。
妈妈是先天性脊柱侧裂,导致下肢截肢,父亲间歇性精神分裂,他家里最好的电器竟然是一台嘎吱作响的电风扇,房间角落里堆着和姥姥姥爷捡来的废品,比我小五岁的孩子家庭窘迫到令人难以置信。六岁的时候查出他患有先天性疾病,急需4万块钱做手术,母亲推着轮椅挨家挨户凑……
天降大任,苦其心志……这个小我几岁的同龄人在命运之神一次次“毫不手软”的考验下,并没有走得摇摇欲坠,我当然敬佩。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更敬佩他背后那个不一般的她——她的母亲。
对于刚来世界报到的新生,他的世界就是他的家庭,他身边那几个人。庞众望的妈妈有先天性脊柱问题,只能依靠轮椅生活,那她在怀这个孩子的过程、分娩时、哺乳期该经历多少常人没有的痛苦与麻烦?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她要如何面对……
庞众望给了我答案,他说道他的妈妈留给他最多的是笑容,以及庞众望采访时说:“医生说她只能活到20岁,她说她觉得自己能够翻个倍……”原来,真正的“富人”是母亲。是她孜孜不倦的阳光输出,无惧苦难的执着信念影响着小小的庞众望。
以前,很多人讨论“童年的秘密”,童年究竟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在我粗浅的认知里面,童年时读过的书,经历的事与童年里的那些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对我说了很多话,
在我坐在台阶上对着远处发呆的那些时光里,构成了青春期的我。
节目里的“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把他和他的母亲诠释得非常非常准确。我只得写下评论“泪目。自惭形秽。受教育。”
每个人的名字或许真的不仅仅是父母的期望,也是上天给予的使命。庞众望,不负众望,众望所归。
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八期初级班第一次作业2025.04.21
学员:何英
学号:WY8-D105-38
1.春游闲吟(下平十一尤)
风摇千垄秀,
平平平仄仄
露染万枝柔。
仄仄仄平平
稚语穿竹舍,
仄仄平平仄
欢歌绕古楼。
平平仄仄平
2.谷雨农忙 (下平七阳)
雨润禾苗壮,
仄仄平平仄
风柔稻垄忙。
平平仄仄平
农机开沃野,
平平平仄仄
布谷唤耕郎。
仄仄仄平平
2025年4月22日 郑丽玲随笔
读《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有感
“恬淡为上”,为人处事,做到“恬淡”是最好的状态,平平淡淡的生活,有一点点甜就够了。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得失,便能寻得生活本真。细水长流,方能长久,也最能体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真谛。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生活当中,你在某些地方胜利了,对别人可能是一种伤害,所以为人一定要低调。每次考试,我们班都遥遥领先,对其他三个班的老师多少有些压力,虽然人家心态挺好。比如佳佳老师,有一次一大早来,说道:“玲子,我昨天我梦见你了!”我一听好高兴:“梦见我什么呀?”她一笑,说:“我梦见你嘲笑我!”虽然是开玩笑,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平常一起聊天一起散步,但每次考试,我们班分数高,多少给她带来了一些心理压力。虽然,考试好坏和工资奖金没有半点关系,也不会多一分钱或少一分钱,但谁不想付出心血,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呢?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现在的美国,属于“乐杀人者”,在走下坡路,不可能一直称霸天下,而我们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千年的文明,五千年屹立不倒,相信,我们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2025年4月22日 徐新云晨记:
一次特别的约定
洋大哥一直认定他和徐老师是好朋友,缘分从一年级就开始。
有一天放学时,他兴冲冲地跑过来和我说:“徐老师,你是我的好朋友!”这肯定的语气,让我有些恍惚。我疑惑地问他:“咱俩为什么是好朋友呢?”我满心以为他会说徐老师怎么帮助他学习之类的话,结果在孩子的心里,这些根本不重要。
他自豪地说:“因为刚才徐老师让我给你丢垃圾了!”
“啊?我请你帮我丢垃圾,咱们就成为好朋友了?”我更疑惑了。
“对啊,我能帮你做事情了,咱们就是好朋友!”原来孩子的世界里,好朋友的定义是这样的,不是你帮我做事,而是他能帮你做事了。
我想,洋洋一定是付出型人格。从此,我就收获了一个小小的好朋友。下课时,我坐在讲台边时,他会挤进来,靠着我站着,甚至会直接坐在我腿上,亲昵地和我分享他的事情。看来,他是真的拿我当好朋友的。
上周一去春游时,我们坐在一起休息时,他笑盈盈地朝我走来,和我聊他妈妈在昆明卖童装,他只有在放假时才能见到妈妈。我恍然大悟,这孩子缺乏母爱,大概是把我当做妈妈了。
他突然说:“徐老师,以为小王老师的孩子的衣服,你去我妈妈那里买,我给你打最大的折扣。”
“你能打几折?你说话有用吗?”
“打五折,你去买的时候,我就和妈妈说,我妈妈会听我的。”
“那你小学毕业了以后,这约定还算数吗?”
“徐老师,我说你录视频,以视频为证,我说话算数的,咱们是好朋友!”
看来,这好朋友是终生制的。他真的和我握手,我拍了照片。
这一握,仿佛握住了一份长久的情谊。周围的喧闹声似乎都在这一刻淡去,只剩下这份简单而又真挚的约定。
看着彼此紧握的手,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折扣的约定,更是我们友谊的见证。在未来的岁月里,也许会有许多变化,但这份记录在照片里的约定,会一直温暖着我们。它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种下了我们对彼此未来的美好期许,期待着在时光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绽放出友谊的花朵。
2025年4月22日欧阳倩晨记
自从班上实行写成长日记以来,每天都要和同学们分享学生写得好的作品。昨天周芷浩同学写到了菊花,看其内容,应该查阅了一些资料,看其文笔,估计也借鉴了别人不少。但仍止不住我想和同学们分享分享关于菊花的一些知识。
芷浩同学的这篇作品让我想起了之前在沈万一老师的视频号里关于菊花的讲解。今天,我们多以为菊花只用于拜祭,其实是大大的误解。菊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菊花品种丰富,中国目前拥有超过 3000 个菊花品种,而非只有用于祭拜的黄白菊。我曾经去参加过一次菊花展,菊花的姿态优美,有的花朵硕大,如牡丹般雍容华贵;有的小巧玲珑,精致可爱;有的花瓣细长卷曲,犹如少女的发丝;有的则呈扁平状,似圆盘般规整。菊花的花型多种多样,有单瓣型、重瓣型、球型、飞舞型等。菊花的花色也十分丰富,红、黄、白、橙、紫等各种颜色应有尽有,还有不少复色品种,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菊花不仅有具有观赏性的品种,还有很多可食用、药用的品种,是谓既能为腹亦能为目,真是十全十美之花啊!
中国人喜欢菊花不仅仅是爱其才貌,中国人更喜爱的是菊花的品质。在我们的文化中,菊花具有高洁、隐逸、坚韧等象征意义。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赋予菊花高洁隐逸的品质;元稹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歌颂了菊花的坚韧不屈;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菊花自比写尽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些流传千年的诗句,让菊花不再只是一株植物,而是成为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图腾。
菊花被称为中国十大名花,果然名不虚传!
2025年4月22日 谢洪霞 晨读杂记
天气慢慢热了,花草树木长的愈发繁茂,满眼一片郁郁葱葱。
晚饭后,我去公园散步。
天边还有半个红彤彤的太阳,仍有些耀眼。站在拱形的七孔桥上,看阳光平铺在青云湖上,一片金光灿烂,颇有些“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味道。有人拿着手机在拍照,要把这美好的时刻记录下来。
春天里开满粉色、玫红色花朵的羊蹄甲,现在结了一个个椭圆形的绿色果子,果子裂开,变成了一个个雪白的毛球,挂在树上,煞是好看。有风起,满城风絮,比杨花还要壮观。
桥对面,有一片广阔的草坪,绿油油的草地,蔓延到好远。这是家长和小朋友最喜欢的地方,每到周末,很多人来野餐,搭上帐篷,打开小桌子小椅子,摆上各种精致的食物水果,在这里可以逍遥一天。放风筝,踢足球,打羽毛球,玩飞碟,玩得不亦乐乎。
顺峰山公园的美好就在这里,政府花了很多钱,却又不想挣钱,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进来游玩,不用买门票,也不用担心没有停车位,因为有几个大型的停车场。公园里也没有很多小卖店,更多的是自动售卖机。这就给很多小贩有了可乘之机,卖风筝的,卖气球的,卖老冰棍的,用个小推车,也不占地,随走随卖,吸引了很多小孩子。那种超大号的气球,小孩子都可以拿来当座椅,五颜六色,诱人心动。
我也喜欢这片草地。漫步其中,呼吸着混合着泥土与青草花香的空气,心情格外美丽。旁边就是小山,让这方草地有了一种背山面水的安全感。随着地势,草地忽高忽低,心情也随着起伏,草地旁的树木,又开了红艳艳的火焰花,紫莹莹的串串花,时时给人惊喜,处处让人流连。
这样的季节,也是爱情丰收的季节。
很多年轻人,来公园拍婚纱照。每天来公园都能看到好多对。他们身着洁白的婚纱,当然也有粉色的,蓝色的,个个化着精致的妆容,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拍出一幅幅美好的瞬间,留下终生美好的回忆。
忽然想起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哪天把女朋友拉到这里,来拍个婚纱照,不就了却我一桩心事!
还是随缘吧。
2025年4月22日石平萍晨间随笔
喜欢走在村头田间
每周都在改变新模样
当红紫金黄都消褪
世界成了安静的绿
上周的麦穗还稀稀拉拉
过了谷雨已齐刷刷呈现
路边的野草
为这片绿点缀着颜色
空气中油菜花香已不再
风却把槐花和楝花的香气搅拌
一半浓郁一半清冽
每次走向地头的那棵大桑树
安静于它的枝下
用呼吸与它相链
今天我来
它热情得桑葚微红了脸
我喜欢布谷鸟唱着歌飞远
我喜欢自由的风溜过我的发尖
我喜欢踩着松软的泥土
把脚步放慢
我喜欢随手摘两支花草
与天地同欢
杨绛说:
与独处相安,与万事言和,
以文字,以音乐,
以花香浅草,以温暖纯良。
2025.4.22胡桂芳晨記。
今天,邓老师解读《道德经》第31章。要求我们记住四个字“恬淡为上”。恬,恬靜。淡,淡淡的。过着恬静的淡淡的生活,这是最好的生活。我把《道德经》抄写了两遍。然后展示吟诵。得到老师鼓勵。一大早养成了习惯,這樣读书,效率高,甚是喜歡。
讲。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二次课。袁盎真的是一个非常爱说话的人。慎夫人的故事,袁盎分析的有条有理,臣聞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適所以失尊卑以。让慎夫人也心服口服。然后赐给袁盎金50斤。
袁盎从吴国回来,遇上了申屠嘉,申屠嘉这个人为人非常正直,不会接受私自的物品。袁盎去拜见他,跟他列举了陈平和周勃的事例,讓申徒嘉也觉得自己这个做法不對。“以聖主責愚相,君受過不久矣。这樣的語句挺感人的。申屠嘉引袁盎入座,为上客。原来袁盎如此会说话。听邓老师讲故事。豁然开朗,十分喜欢。
2025年4月22日熊凤珍晨记一一月季廊下诗风起
邓老师说的太对了,“屁股决定脑袋”,近日听课之后琐事缠身,等到得闲时欲提笔,却觉脑海空空如也,全无半分写作的兴致。从前虽也偶有拖延,好歹开了个头,有了思绪,理清想表达的内容后,偷空续写倒也不难。
上周日,天公作美,气候宜人,既无灼人烈日,亦不闷热烦躁。我们一行数人漫步至滨江月季园,与南昌的市花来了一场浪漫邂逅!
南昌滨江月季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是一个以月季花为主题的园林景区。据介绍:滨江月季园占地十余万平方米,园内裁种了十三万株月季花、拥有200多个品种的月季花。这些月季花品种以大花月季为主,还包括丰花月季、微型月季、地被月季和藤本月季等多个展区。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此时的月季开得正盛:热情似火的嫣红、纯洁无瑕的雪白、明丽璀璨的鹅黄、活力迸发的橙红、高贵典雅的紫……令人目不暇接。完全盛开的花朵,花瓣层层叠叠,虽一览无余,却少了几分韵味;我独爱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半开之态,似有万千情思藏于其间,让人浮想联翩。无意间拍下一张心仪的淡雅花色:有的是淡绿的花骨朵,裹着层层萼片,似沉睡的小精灵;有的含苞待放,粉白中泛着淡绿,像羞怯的少女;半盛开的花朵,从外到内,颜色由淡白渐变为浅粉,最外层花瓣轻扬,内层紧抱成盅,花型大小适中。园中更有那花型硕大的品种,如盛装的贵妇,端庄大气。漫步其间,清雅的花香随风弥漫,直入心扉,令人神清气爽。
月季园里有精心布局的花圃,心型,月牙型,半圆型…还迷宫型,四周有花墙,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最喜欢月季园的长廓,也是园中的一大特色,展示了各种藤本月季品种,这些月季攀爬在架子上,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绿色屏障,给游客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体验,为公园增添了独特的景观。哈哈!我们沿着这绿色长廊,选择拥有一簇淡紫色月季花下,尽情摆拍:或白色的连衣裙,披肩的长发,用帽子托起墙上垂下的花,美若花仙子。或淡色旗袍,手持古书,闻花含笑;或三三两两相看两不厌……
当然我们也不忘我的目的,选景,排队形,吟诵录制了好几首诗。
因为雅集,我们又在这四月天里赴了一场月季之约,把生活过成诗。
2025年4月22日曾瑞云晨间随笔
虽然邓老师鼓励我跟读《道德经》国子监官韵吟诵很好,那是有老师的样板,假如能做到完全独立也吟诵那么好,那就更大进步。群里的老师有古琴伴奏、有用钢琴相伴,曾经跑音跑调的因琴的加执吟的音准了,人也从容优雅起来。
提升自己可以有很多的方式,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今日《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者贵右。兵者不将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战争残酷到家破人亡,国破山碎。
非常崇尚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
然而如今美国为了稳住它的全世界霸主帝位不惜向世界发动贸易站,前几天看的报道特朗普还蛮横无理,做垂死挣扎,击敌1千自损八百,昨天又见报道美前任总统矛头一致指向特朗普的决策将会将美国引向万丈深渊。
我们国家从被世界孤立排挤到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欢迎,是因为我们与各国共谋全球发展共同体,一起走向繁荣的道路。
而不做美之者的乐杀人。
发动了战争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都有人伤亡,亡者带给家人永远也是弥补不了悲痛也哀伤。
所以老子这章也告诫我们要有悲悯之心。
人生能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2025年4月22日郭鸣凤晨记 星期二 晴
今日难得偷闲,顿觉神清气爽!下午因两个年级的老师外出参加区行动周教研活动,学校临时取消集体教研,这意外的自由时光,恰似春日里一缕温柔的风,吹散了连日来的疲惫。
这学期的工作强度着实令人有些吃不消,许多事务看似忙碌,却总觉徒劳无功,像在迷雾中打转,辨不清方向。每天早出晚归,可究竟忙出了什么成果,自己也说不清楚。
与办公室的同事闲聊时,大家都在困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依我看,根源在于许多工作要求未能切实落地。就拿课表来说,反复调整的次数多得数不清。学校班级众多,再加上本月有位老师退休,更是频繁微调,有些班级甚至变动了四次之多。不仅如此,连课间操的站队顺序,每半个月就要变动一次。频繁的调整,让人晕头转向,连标准是什么都难以捉摸。
课间操的安排也是花样百出,兔子舞、扇子舞、跑操、广播体操、太极操、毽子操轮番上阵,说是为了丰富形式,可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既没有集中教学时间,仅发些视频让孩子们自行模仿,动作参差不齐,五花八门,一套操想要做到标准规范,实在是难上加难。虽说初衷是好的,想要为校园生活增添色彩,可这实施过程,着实让人有些无奈。
暂且放下这些烦恼吧!明日省里的教研检查组就要来校,容不得半点懈怠。连扫地阿姨都接到了注意事项的通知,也难怪这两天德育部门频繁到各班检查卫生,今天上午第四节课还专门安排了全校大扫除。看来,明天又将是紧张忙碌的一天!
2025年4月22日 元实日记
今天想记录一下这段时间的古琴和吟诵学习
我刚开始进晓窗读书会学《孝经》吟诵时,真的挺费劲儿。多年前曾跟着邓晓飏老师学过国子监官韵诵念《孝经》前面二三章,但后来我拜师学习平江调私塾吟诵后就放下了。这次我又重新开始学国子监官韵诵念,非常感恩锦芸老师的支持鼓励和一句句带读。
刚学《孝经》吟诵时挺难的,老是被平江调影响,转不过调来。花了两三天时间,才算勉强学会。我拜托了赵兰萍老师帮我录音频,反复听、跟着学,早读会跟邓老师学,很快就找到感觉。群里的老师们有的钢琴弹,有的古琴弹唱,有的无乐器清吟,邓老师鼓励我们用起古琴来,说边弹边吟诵,正音效果更好。
我家那把放了快十年没用过的古琴,这下终于派上用场了,配了个琴桌,从此它就像个不说话的老师,每天陪着我在读书会学习,帮我纠正音调。邓老师教了我们梵音和散音的弹法,我们的吟诵用散音就够了,正是因为这么简单,一下子就让我有了信心,越学越有劲儿。
现在《孝经》已经学完了,我们接着学《道德经》,学到了第31章。邓老师的讲解那是特别接地气,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再难懂的古文也变得有意思了。最让我开心的是,现在我也能一边弹古琴一边吟诵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越来越喜欢古琴,这一切都多亏了每天早读会的坚持练习。对我来说,弹古琴不仅仅只为读书,古琴成了我生活中离不开的伙伴,古琴不是弹给别人听的,是弹给自己听的。人一旦有了兴趣就不会孤独,也根本不会再去追求外在的浮华。
2025.4.23 慢慢杂记
邓老师的话让我心里一亮,先从此时此刻的感受开始写。我也经常如此,最近上习作单元。那天课堂上,我灵机一动,就和孩子们聊我那“唠叨的老爸”,我举的例子,足够使孩子们产生共鸣(喝酒以后的废话连篇,家丑外扬,从午饭吃到了晚饭。)
看着同学们听八卦般的痴迷状态,我也在心里忍俊不禁。讲得更有劲了,以前,我从不跟学生说家里那些鸡零狗碎,但那天,我发现这才是真。同学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老师,真实的生活里就是有鸡毛与烦恼。这种真,一下子把同学们眼睛、耳朵都抓了过来。
所以,那天的小练笔,写人物特点,大部分同学们并没有特别抓耳挠腮。
那天课后,我特别有感触,我就特别想写一个题目,叫“适当的自我披露”,写了一两百字,但好像前方有大石头堵着我,最终又是一“烂尾工程”瘫在那……正如邓老师所言,停一天,就会停三天,停五天……停着停着就停习惯了,不写,也没有人逼着你写,这种心态,让我有了停的借口。
还有一点,我发现,想要写一个主题的时候,我就想着如何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少讲废话,结果也是我往往进行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但今天邓老师说,就从你当下的所念操笔。
写着写着,就像拧开了的水龙头,哗啦啦往下流……
这个方法,妙哉!邓老师咋这么多灵感呢,佩服!
2025年4月23日 郑丽玲随笔
今天上秦文君的《剃头大师》,这篇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贴合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课堂气氛非常浓烈。
学到第5段,“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你问孩子们:“你们有像受刑一样的时候吗?”梓彧率先举起了手,“上次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抽血,我鬼哭狼嚎,整栋医院的人都听到了我的叫喊声,抽血的时候,真像受刑一样。”子怡接着回答:“晚上半夜起来上厕所,我不敢去,但又不得不去。真是像受刑一样。”
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在同学家里看了一部僵尸恐怖片。因为家里是柴火灶,每次傍晚到二楼去搬柴的时候,都心惊胆战。因为当时二楼没有装电灯,总感觉昏暗的房间里藏着很多僵尸,胆胆战战地进入房间,匆匆忙忙地跑出来,那一刻内心非常煎熬,简直像受刑一样,我和孩子们分享,这段略带"社死"的童年故事,引得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大家畅所欲言,好不热闹。
当学到第六段,“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我顺势问道:生活当中,你们有什么耿耿于怀的事情呢?孩子们争相举手。子怡说:“期中考试没考好,老爸很生气,把我赶出门外,我耿耿于怀。”天萌道:“我被爸爸误解了,他说我早上在被子里咬电话手表,还打了我,我耿耿于怀。”一个孩子开了头,很多孩子都在数落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倾诉着生活中的小委屈。
之前邓师说课本就是最好的学习工具。里面的好词好句可以拿出来让孩子们说,也可以让孩子们写作文,一句话就能联系生活,引出一段话,既而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样上课,听说读写都能训练到,岂不美哉?
2025.4.23胡桂芳晨記
今天讲多了,今儿讲多了。no也。其实邓老师飘出去的都是人生经历后悟出的经典名句。重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宝宝拽着奶奶说,讲讲,奶奶讲,奶奶讲。鄧老师带给宝宝的都是高质量的陪伴。为这樣一个好奶奶点赞。贊贊贊贊。
邓老师。在最后的几分钟里,还是语重心长地跟大家讲了许多。要写,要天天写,你去写了才可以打开思路。要在当下就行。当你屁股离开凳子的时候就写不了了。真的,歇了一天就会歇3天,歇了三天就会歇7天,甚至就再也提不起來寫了。
邓老师说,她想报巫娜老师的课,要写申请书,打复稿就用了20多天。老師做什么事,都是那么用心。佩服!
昨天小記補充。
没写完随笔就匆匆赶到学校。路过菜地,却发现昨晚的大雨风大雨把刚种不久的玉米给吹得東倒西歪。准备好了早饭,托同事帶到辦公室。自己就匆匆跑去菜地进行抢救工作。潘老師在菜地,她已經把吹倒的架子整修完畢,我這穿皮鞋又是裙子的看來可以把搶救任務交給她。我給她介紹了做法,路邊的幾棵我幫著一起插管子扶正。裏頭的地濕濕,就交給潘老師幹了。有點點歪斜的只要雙手反推根部泥土即可。安排好怎麼做就匆匆回辦公室吃早餐,在就是開啟《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開講。
今天要講的昨天就準備了。
幹大事要鍛鍊,要養成自律。聽到老師說曉窗書會只要一個人她也要堅持。早起是不影響身體的,深有感觸。我也想到週六晚上帶孩子讀書,只有有兩人參加我就開工,特殊時就暫停,堅持著做,受益的是自己。
2025年4月23日曾瑞云晨间随笔88
听邓老师课程结束的话,谈到2岁不到的宝宝能随景脱口而出的文采的惊喜的变化,其他吃饭穿衣洗澡由姑子做,教育孩子由她亲自教,而宝宝其它都不要,只要奶奶,可以告诉我孩子在精神世界要求是非常高的。邓老师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宝宝。
我越听她讲宝宝的事越发喜欢宝宝。
真想也陪着他一起学习。
想着邓老师高质量的陪伴宝宝,我们我们何尝不是很幸运的是每天早晨一大清早,别人呼呼大睡中,我们也由邓老师高质量的陪伴我们读书呢?每一天每一点的象她教宝宝一样不断重复学习,重复是最好的教育。
象我如果没有重复到三百遍想脱口而出难,脑子是理解了,遍数不够是达不到自然状态。
邓老师说有一个人早起读书他都愿意陪着一起读。
想到恩师张总祁总说的多次的话有一个人想创业到成功,他们也会一直陪伴着。
想着邓老师、张总祁总说的这些话心里特别感动,眼泪随笔尖行走又不由自主的落下来走!
好好珍惜此时此刻的好福气。
知福、惜福、造福!
2025年4月23日赵艺晨记
吃错药的惊险一天
平日里总听人开玩笑说“你是不是吃错药了”,没想到这话竟在我身上成真了。
这几天感冒找上门,还顺带发了一场大火,嘴里一下子冒出好几个口腔溃疡,每说一句话都像在伤口上撒盐。为了摆脱这恼人的疼痛,我赶忙去拿了药,有一包冲剂、一板白色的清火片,还有几小包混合药。当晚吃完药,想着第二天要在学校吃早餐,生怕忘带药,就顺手把它们一股脑塞进了包里。
第二天早上,我一边听邓老师讲课,一边煮了个鸡蛋,泡了碗燕麦片,还开了一盒蓝莓当餐后水果。吃完早餐,突然想起该吃药了。看到茶几上放着一包冲剂,我熟练地用水泡开,又瞥见旁边桌子上的白色颗粒药,没多想就拿出四颗,仰头吞了下去。
可刚咽下去,我就察觉到不对劲。这药片怎么和昨天吃的不一样?昨天的清火片圆滚滚的,摸着滑溜溜,今天这药片颗粒感十足,边角还有些硌手。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拿起药盒一看,瞬间慌了神——这哪是什么清火片,分明是妈妈每天早上吃的高血压药!她平时每天只吃一颗,我却一口气吞了四颗!
那一刻,我脑袋“嗡”的一声,心跳快得像擂鼓。我赶紧冲进厕所,伸出手指拼命抠喉咙,想把吃进去的药吐出来。一阵翻江倒海后,总算吐出两颗药片,可另外两颗却没了踪影,也不知道是被吐出来盖住了,还是已经滑进了肚子里。
这一整天,我都提心吊胆,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身体突然出现什么严重的副作用。好在除了原本感冒带来的头痛,再加上一阵接一阵的拉肚子,暂时没出现其他异常。因头痛昨天的晨读课我也没有参加,想着好好休息一下。今天的晨读课也只听了最后二十几分钟。
这次经历可给我敲响了警钟,以后做事真得仔细再仔细,不管多着急,都得先看清楚再行动,不然一个小马虎,就可能惹出大麻烦!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郭鸣凤日记
今日培训尾声,邓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与感悟,字字句句都令我深受启发。其中,她关于“坚持写作”的见解,更是让我感同身受。我常常在忙碌的晨间过后,陷入写作的困境,面对空白的文档,思绪也跟着一片空白。可即便如此,我仍不愿打破每日写作的习惯,哪怕绞尽脑汁、像挤牙膏般挤出只言片语,也要为这一天留下些许文字印记,安抚那颗因拖延而纠结的心。
邓老师谈及陪伴孙子阅读的经历时,着重强调了“重复”的力量。原来,小孩子对喜爱的书籍有着超乎想象的执着,同一本书听上数月甚至一年都不会厌烦。这让我回想起自家孩子幼时的情形,那时的我对此十分不解,如今经邓老师点拨才恍然大悟:重复阅读的过程,实则是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许多知识与技能,正是在这样的反复学习中被孩子牢牢掌握。反观我们成年人,常常在重复中失去耐心,反倒不及孩子这般纯粹与坚持,实在令人感慨。
最令我钦佩的,是邓老师凭借智慧打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深受学生喜爱。在孩子的世界里,评判一位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很简单——课后作业少,考试成绩好,满足这两点,老师便成了他们心中的“完美存在”。反观自己,仍深陷繁琐的教学事务中难以自拔。就拿昨日来说,为了抓学生的二次订正,我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不仅自己疲惫不堪,学生也颇有怨言。办公室里挤满了前来订正作业的学生,场面拥挤混乱。此时我不禁想到,邓老师如今的教学模式定不会如此。她的高效课堂虽不符合部分教研员制定的条条框框,却贴近实际、行之有效。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之路没有尽头,唯有不断学习、持续进步,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拥有从容应对的底气。
2025年4月23日熊凤珍晨记一一世界读书日,带宝宝一起读书“充电"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突然想起一句话:“当你的才华撑不起梦想时,就静下来读书。” 其实读书这事,没那么复杂——它就像给脑子“充电”,给心里“添光”。
记得有人说过:“每一页书,都是去新世界的船票。” 咱们去不了的地方,书里都能到;没经历过的故事,书里都有。比如看绘本里的小动物交朋友,就像自己也跟着学会了分享;读别人的奋斗故事,好像自己也有了加油的劲儿。
我最近带宝宝读书发现,他翻书时“沙沙”的声音特别可爱。虽然他可能还不太懂字,但盯着图画笑的时候,我就觉得:读书嘛,不就是这样一点点让人和人、人和世界靠近吗?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说白了,书读多了,说话做事都会不一样。不用非要读多深奥的书,每天睡前翻几页,哪怕是小故事、小漫画,心里也会觉得充实。
所以今天突然想说: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有空就多读点书吧!它不一定让你立刻变厉害,但会像阳光一样,慢慢把你心里照得亮堂堂的。
2025年4月23日 谢洪霞 晨读杂记
袁盎是个怎样的人?
这两天一直在读《袁盎晁错列传》,今天把袁盎部分读完了。邓老师解读的非常仔细,这样我对袁盎的看法发生了一些改变 。
以前一直觉得这些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上起到了一些作用,多少会有一些非常正面的积极的作用。等读多了历史,就会发现,看人一定要全面,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否则会失之偏颇,因为人真的不只有一面。
袁盎的父亲是“群盗”出身,这在西汉初期阶级固化非常严重的时代,应该是没有出头之日的。那时的晋升,一是家族荫封,世代相代,那些世家大族基础如此;二是察举孝廉,由地方官举荐。因此,袁盎想要出人头地,是非常困难的。
于是,他们就不走寻常路,投靠了当时被政府视为反动头子的吕禄,这是非常冒险但回报又非常高的行为。吕氏集团倒台后,按说袁盎应该被清算,但是因为他的哥哥袁哙投靠的是当时的功臣头子周勃,就反袁盎给捞了回来。看这件事,我们知道,多处投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多么重要。
代王刘恒成为文帝之后,因为力量太过微弱,不得不倚重权臣,每次下朝都要目送周勃,内心里肯定是要骂娘的,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隐忍。善于察言观色的袁盎发现了这一点,立刻进言:“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这正义的发言让文帝恍然大悟,立刻作出了反应,“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周勃气的发疯:“吾与尔兄善,今儿廷毁我!”看袁盎这嘴脸,把恩将仇报、小人得志体现的淋漓尽致。
你说周勃会不会背后报复袁盎?
问题是周勃失势,免了相国之位,其他人纷纷上书,给即将压死的骆驼再加上一根稻草,这时就看出袁盎的精明,“唯袁盎明绛侯无罪。”事实证明袁盎又一次押对了宝,树大根深的权臣怎么可能一棍子就能打死,如果袁盎对周勃下死手,那会得罪一大帮功臣,哪个不是伸根小指头就能捏死他?因此,袁盎的以德报怨,赢得了“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真聪明,他把宦官赵同从皇帝的车上拉下来,立马获得了权臣们的一致好评,因为如果皇帝太过于倚重宦官,那功臣集团的大权就要旁落 。
同时,袁盎把慎夫人从与皇后平起平坐的位置上赶走,也俘获了外戚势力的心,这也帮助他们在朝堂上更加站稳了脚跟。
在太后想让皇帝“兄终弟及”的重大事件上,袁盎投了反对票,这得罪了梁王刘武,刘武派了刺客,想把袁盎解决掉。奈何那时袁盎不在任上,在地方上的名声还不错,刺客一时正义感爆棚,饶了袁盎。这让袁盎一时掉以轻心,结果,“袁盎卒。”确实,谁会想到,堂堂王爷竟会使用如此卑劣手段呢?
你说,这老谋深算的政客,怎么会栽一个愣头青小子手里呢?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孰是孰非,自有各人评判。
2055年4月23日欧阳倩杂记
合唱比赛终于结束了,虽然很努力地去排练,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心里有些失落,孩子们更是失望,我只好先安慰孩子们,我们努力了就问心无愧。
反思失败原因,有很多,首先自己唱歌不专业,节奏卡不准,所以学生有唱跑调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有些知道学生唱得不好的地方也纠正不过来。其次心里有抵触情绪。本来已经教了两首歌了,后因学校更名为红军学校,所以又改了两首歌,推到重来,加之新选的两首歌难度大,心里很排斥。第三,没抓住重点,合唱比赛首先应该是要把歌唱好,为了追求节目效果,我设计了很多动作、花样,一直排,合唱部分排练得还不够。
2025年4月23日元实日记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从晨光熹微到夜色深沉,虽脚步匆匆,心却被读书的幸福包围着。
每天清晨五点十分,我都会准时进入晓窗读书会,在邓老师的带领下,和师友们一起弹古琴、吟诵、读书。这股力量如晨曦般,照亮了我的每一天!
每天早上我都有一节经典诵读课,我日复一日带着学生们通过诵读与吟诵,感受经典和诗词的魅力。今天,我们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读书,孩子们开心极了。
上午,两个深圳家庭来到学校参观。我一边带着他们四处看,一边介绍学校。看到家长与我们如此同频,我感到了无比欣慰!
忙碌间隙,我走进咸阳石老师的直播读书会。石老师深耕传统文化教育,我对她很敬佩,在直播间里,我教大家吟诵了三首劝学诗,以诗会友,特别开心。
下午,我把直播中分享的劝学诗词录了下来,希望石老师群里师友们都能学会,升起对吟诵读书的兴趣。最有意思的是和同事们拍琴箫吟唱视频。曾老师吹箫,声音悠远;朱老师抚琴,曲调古朴;我吟唱李白的《秋风词》。一句"秋风清,秋月明",配上琴箫声,韵味十足。虽然拍了好几次,但越拍越默契,完成时特别有成就感。
忙完所有事,正好是女儿多多下晚自习的时间。我骑着电单车,迎着雨后的晚风去接她。风里飘着泥土和青草香,吹散了一天的疲惫。因为热爱读书,这个世界读书日过得无比精彩。我也将继续与诗书作伴,续写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