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500年的诗歌305篇。《诗经》最早只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与《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并称五经。
从排序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位居五经之首,地位最为尊贵。
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有一次,孔子问他的儿子孔鲤:“学诗乎?”孔鲤回答:“ 未也。”于是,孔子说了上面那段著名的话:“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不能开口说话!
孔子如此推崇的“诗”就是《诗经》。孔子不但用它教育儿子,而且,用它教育学生。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公卿大夫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增加语言的分量,由此可见它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恋歌:
关雎
《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作为《诗经》的首篇,这首关雎,对它的理解有很多说法,但从诗中的称呼“君子”“淑女”来看,应该是写上层青年男女的恋歌,此种解释似乎更符合本时的情境。本诗巧用比兴的手法,以雎鸠“挚而有别”,比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比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比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本诗偶句用韵,全篇三次换韵,层次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此诗将“君子”恋爱的苦涩和获得爱情的幸福,表现的形象传神,恰到好处。因此孔子评价它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很美的一首诗。但是诗,在我们现今的生活中到底有没有用呢?它有什么用呢?借助两首中国早期的诗歌来说明这个问题。
贺婚诗:
《诗经》的《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唐风.绸缪》是一首贺婚诗。一般认为,是在婚礼上歌唱的有礼仪作用的诗,但是很精彩,也很简单,三章重章叠句说的是大致相似的内容。
这首贺婚诗它很像是一个闹洞房时的歌唱,场景非常的生活化。出现频率很高的“绸缪”是一个形容词,很紧密地缠绕的意思。三章都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意象。第一章绸缪束薪;第二章绸缪束刍;第三章绸缪束楚;薪是柴火;刍是喂马的草,这个喂马的草是做什么用的呢?是准备给迎亲的马匹吃的草;楚是荆条,也是柴火的这一类;束薪,束刍,束楚,在这里都是象征婚姻的,紧紧缠绕一股柴;紧紧缠绕喂马的草;这个都是在上古时期,《诗经》那个时代婚姻当中很常见的现象,非常生活化的一个起兴。
三星,过去就把它解释为参商二星的参星。天上的星星在不同的方位,用它来表现时间的流逝。三星在天,三星在隅,在天的一角;三星在户,慢慢的低下来,到了门户这么高…
其实这首诗是非常活泼的,一首闹洞房的贺婚诗。可以想见新郎新娘进了洞房,他们的朋友们在洞房外面热热闹闹的唱起来了,非常的有趣,非常的美妙。
汉乐府民歌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汉乐府《铙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的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在艺术构思上很见匠心。诗从主人公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角落落墨,这比平铺直叙更有情味。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 ——山河消失了;“冬雷阵阵,夏雨雪” ——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一件比一件极端,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早期阶段的诗,读过这两首作品,会有这样的感觉:文字之初,感觉并不纤细;情感粗粝,接近原生态。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这都是原生态的,比较粗糙的一种表达,但却又让后人倾慕不已的,无法替代的美。既个别,又有高度概括,具普适性。这是简单,是奢侈的生活与情感!原生态的,但是极为动人的情感!社会愈是发展,简单平淡的生活愈成为一种求之不得的奢侈品。
一首好诗,几乎就是一个精致的梦,无论该梦是悲、欢、忧、喜…
爱诗的人有梦,在纷繁万变的人生,在忙忙碌碌的当代生活中,内心深处藏着一个精神贵族的梦,一个最奢侈的梦。
诗有“无用之用”
诗是语言艺术的极致,文学王冠上的明珠。古今凡能被称为“诗”者,无不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是一种高贵的精神生活方式。
诗歌虽然并非人类生存所必须,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追求的不仅仅是肉体的温饱,还需要精神有所寄托,心灵有所安顿,而诗歌正是人类精神寄托,心灵安顿的方式之一。
能选择这种精神生活方式的人,是有梦的人,是人群中的“精神贵族”!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能在纷繁不变的当代生活中,在忙忙碌碌的各类营求之馀,稍稍停顿片时,于静夜与千古诗人,做心与心的交流,那我们有福了,因为我们正在通过语言艺术这一渠道,分享古人的诗意人生,领悟中华民族高贵的人文精神,同时安顿自己躁动不宁的内心。
诗是无用的,一首诗无法用金钱折算,无法转换成生活技能;诗却又是有大用的,她是喂养灵魂的,她是灵魂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