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红灯挂在大门外,单等五哥他上工来……这是一首著名的山西民歌民歌“五哥放羊”,也是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广为流传的经典民歌,每当听到这首民歌的时候,就迎来了热热闹闹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左权姑娘,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故乡的元宵节了,左权过年,年三十,初一不热闹,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是年的高潮,十五那天,家家门口都会垒旺火,先用砖头起一个平台,四面流进气孔,然后用蜂窝煤逐层向上垒城塔状,外面用一圈圈铁丝箍住,太美了,旺火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风调雨顺,财源广进。
元宵节晚上村民相邻三三两两在旺火四周,边烤火,边猜灯谜,边观赏着烟花,边欣赏着我们小花戏和社火游街的精彩表演。
左权小花戏,是一种载歌载舞并且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表演形式。抗战时期,“辽县”易名为“左权县”后,“文社火”的称谓逐步由“小花戏”取代,“武社火”表演形式为舞狮子,耍龙灯之类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每年的元宵节,村民们都要根据当地发生的各种新鲜事儿,改编成民歌、小花戏,等文武社火在大街小巷游行完毕之后,小花戏会在村里的戏台上给父老乡亲展示“左权小花戏”的风采!扇子是左权小花戏的典型代表道具,没有扇子就不能称其为“左权小花戏”,五颜六色的扇子舞动起来,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这种多姿多彩的表演形式,极大丰富了乡民民间舞蹈的表现力。如今,左权县也因此被评为全国艺术之乡,2014年左权县也因此申报为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图是我10岁那年和姐姐在家门口的合影,在我们的身后挂着红灯笼,垒着旺火,照片虽然模糊,但我记忆犹新。儿时的元宵节,姐姐每年会早早给我画好妆,给我扎两个美美的麻花辫,姐姐手里捧着我表演小花戏的扇子,我们当时那个开心啊,无与伦比。可惜的是,我穿上小花戏服的照片没保存到现在。回忆起来,在舞台上我们小花戏呈现给父老乡亲那种快乐,如今在我看来,我们仿佛不是在表演,而是用心,用我们的爱,投入了这场激昂的旋律中,从父老乡亲们的笑容中,我看到了今天左权人的自信与幸福。
故乡的元宵节,留给我的是深刻的,美好的,是值得一生回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