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我终于毕业了。站在台上领取毕业证书的时候,我心里五味陈杂。上台前,辅导员跟我说:「同学,毕业快乐,要好好加油啊!」嗯,要好好加油我是知道的,可是毕业了,我快乐吗?
上台、握手、拨穗、合影、下台,这一系列过程下来不过十几秒钟,却直接把我从校园推向了社会的大门。毕业,我快乐吗?不,我不快乐,更多的是迷茫。
毕业,把我置身于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四周一片昏暗,我看不清通往未来的道路,也不知是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满眼的空洞茫然,无助又无奈......
// 1 //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周国平老师也在《把心安顿好》一书中说过:
创造力无非是在强烈的兴趣推动下的持久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兴趣,第二是良好的工作习惯。一要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二能够全神贯注又持之以恒地把它做好。在这过程中,人的各种智力品质,包括好奇心、思维能力、想象力、直觉、灵感等,都会被调动起来,为创造作出贡献。
因此,抱着这个信念,我也一直相信「找到自己真正所热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如果我的工作是我热爱的,是我的兴趣所在,就会与我产生化学反应。随即就像发生了蝴蝶效应一样,我可以保持持久努力的动力,不断地成长,票票也不断的蜂涌而至。
抱着这个美好的理(huan)想,从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我的兴趣在哪里呢?可以变成工作的兴趣是什么呢?
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楚,自己哪一个兴趣可以用来做为工作的切入点,最重要的是,我是没有可以拿的出手的兴趣。
// 2 //
记得有一句话:「往往并不是有了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一切的不喜欢、没兴趣,只不过是为自己没有能力找的一个借口罢了。还好,现在我已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
改变自己这种不现实的想法,是来源于李笑来老师的《和时间做朋友》:
兴趣真的重要吗?
我不喜欢这件事情的原因,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
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思考另一件事儿了:
做好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有,那就努力去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原来,在做选择的时候,是我的思考的方向错了。思考的时候,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份工作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我愿意为了这份工作去提升相应的技能吗?
比如,我现在从事着新媒体运营工作。我对他感兴趣吗?我不知道,新媒体是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说不上来感不感兴趣。
那么它对我有什么意义呢?
新媒体运营工作要写文章、要引流、要与用户交流、还要数据分析。而我就是一个应届生小白,什么都不会,不管去哪一家公司面试都一定会被刷下来的。但是这一个岗位我可以接触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不是单一重复的螺丝钉工作。
我已经浪费了大学四年的时间,如果再这样像只鸵鸟选择逃避,就注定一生庸庸碌碌了;但是如果我能把它做好,我的能力和思维都会有一个质的跃升,正是因为我什么都不会,我才有可能实现野蛮生长。
经过这些思考,那么选择就定下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自己更方面的能力弄到及格线,然后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这里不做赘述)
// 3 //
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
① 了解都有哪些行业可以选择
排除不喜欢的行业,没感觉不清楚的行业可以待定
排除不喜欢的岗位,没感觉不了解的岗位可以待定
健身行业+市场
在线教育+运营
汽车行业+销售
② 盘点可能性
从待定的选择中,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现状、前景以及不同工作岗位的类型、薪资现状和未来发展可能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岗位」组合。
③ 选择
选择一个职业,可以考虑的因素有:
现在能挣多少钱、5年后挣更多钱的机会、工作强度怎么样、晋升机制是市场机制、CEO & 直属领导价值、未来跳槽是否顺畅、工作地点离家的远近程度、工作福利 & 假期等。
如:
// END //
PS:此文首发于公众号:Funny 成长日记,如需转载,请私信
◆ ◆ ◆ ◆ ◆
· 往 ·期 · 推 · 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