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孩子交流时,总是把握不好度,或者说的太多,引起孩子的反感,或者说了根本就不起作用,我们该如何和孩子交流?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教给我们实用的技巧。
一.智慧的起点是聆听。聆听具有移情作用,能让父母听到孩子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听到孩子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明白孩子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
一个孩子骑着把扫帚说:“妈妈,我要上天!”作为妈妈的你会怎么评价?
“还要上天,你真能啊!”(讽刺)
“傻瓜,你怎么会上天呢!”(否认)
“多么疯狂的想法!(驳回)”
看看加加林的妈妈怎么说:“孩子去吧,别忘了回家吃晚饭。”正面表达你的看法,表示你认真对待孩子的话。
二.不要否认孩子的体验,不要驳斥孩子的感觉,不要否定他的愿望,不要嘲笑他的品味,不要贬低他的主张,不要污蔑他的人格,不要怀疑他的能力。
“妈妈,今天的菜有点咸。”
“不好吃,不好吃你自己做啊。”(堵住了孩子的嘴,也堵住了交流的通道。)
“哦,对你来说可能是有点咸。”(承认并不意味着同意,但是表达出对孩子意见的尊重。)
三.当你生气的时候,说出你看到的事情、你的感觉、你的期望,用“我”开头。
当我们用“我”开头说话时,表达的是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对孩子的谴责。
四.赞扬孩子的时候,要说出具体的事情,不要评价孩子的特点。
舍弃那些“你真棒”“你真乖”“你真是好孩子”式的表扬。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鼓励,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动帮妈妈铺床,我真高兴,谢谢。”“你主动帮妈妈摆放碗筷,下楼时主动搀扶爷爷,真不错!”低调而具体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明白地告诉孩子:这是应该养成的行为,我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忙,这很自然。
五.学会拒绝孩子。拒绝孩子的要求,对于父母来说很困难,我们想要满足孩子的欲望,想看到孩子开心。但是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要温柔而坚定的拒绝,让他的帆无风可吹。
六.在影响孩子生活的事情上,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说话的机会。早餐,我们问孩子吃什么?很多孩子会说“随便。”换个方式问“吃面包还是油条?”孩子就会有选择。
穿衣服,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穿,在不断的选择中,孩子才能越来越自立,才能有自己的品味。
孩子越自主,对父母的敌意越少;孩子越自立,对父母的不满就越少。
慢慢学习,一点点领悟,一点点的实践,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