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的《情人》:归国的海上旅程
20190705
玛格丽特·杜拉斯离开了交趾支那,也就离开了她的情人。
在《情人》一书中,杜拉斯写道,她是乘坐轮船离开的。
连接印度支那和法国的航线,只有法国邮船公司漂亮的邮船往来其间,这就是在航线上航行的“三个火枪手”:波托斯号,达塔尼昂号和阿拉米斯号。
航程要持续二十四天。那时定期航班的邮船在船上很像是若干城镇组成的,有街道,有酒巴间,咖啡馆,图书阅览室,沙龙,约会,情侣,还可以婚丧嫁娶。
航程中经过中国海、红海、印度洋、苏伊士运河,清晨一觉醒来,船的震荡停止了,可知船已到岸,船正沿着沙滩航行。但是,这里仍然是海洋。海洋更其辽阔,遥远无边,一直连通南极,航程中有几次停靠,从锡兰到索马里是距离最长的一段路程。
这是杜拉斯对于这段海上旅程的描绘,但是还不确切。旅程的起点是越南的西贡,也就是现在的胡志明市,但是终点是法国的巴黎,按照杜拉斯的描写,在经过苏伊士运河之后,地中海以及之后的航程,似乎被忽略掉了。
这一段旅程还有两种选择。一是穿过地中海,到达法国南部港口马赛,完成海路航程,然后再从陆路抵达巴黎。另一个是穿过地中海,绕出直布罗陀海峡,到达法国东部的港口,勒阿弗尔港,再由陆路抵达巴黎。而在当时的情况,抵达马赛港会是首选。
在劳拉·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中,描绘的确实是抵达马赛。
在这本传记中,杜拉斯在离开西贡之后,还回来过一次。第一次离开是在1931年夏,杜拉斯和她的母亲,还有小哥哥。之后杜拉斯的母亲为了遗产的事情,需要回到西贡,这时杜拉斯陪同她一起回去了。一年之后,杜拉斯再次离开西贡,回到法国,1933年10月28日,乘坐波尔多斯号轮船抵达马赛。
轮船在海上航行,其路线是确定的,不会随意。沿途还需要一些作业,比如补给等,因此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简单的看,从西贡,也就是胡志明市到马赛,全程要13863公里。按照通常的航程,从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首先是走南中国海,然后抵达新加坡,出马六甲海峡,走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到达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再走印度洋,进亚丁湾,穿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经马耳他走突尼斯海峡,抵达法国南部港口马赛港。
1930年代的航海线路,大抵如此。在《杜拉斯传》中,在一次由马赛返回西贡的行程中,要在科伦坡换船,因此可以断定这里是一个停靠点。
在可能获取的资料中,还没有全部航程的描述,只能逐段分析各个航段,已获得一个概貌的认识。
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几个航段:
1.西贡港-新加坡港。
这一段主要是在南中国海,航程650公里。
2.新加坡港-科伦多港。
这一段是穿越马六甲海峡,然后走印度洋,抵达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航程1580公里。
3.科伦多港-亚丁港。
这一段先走在印度洋,然后进入亚丁湾,航程2090公里。这一段最长,就是杜拉斯说的,从锡兰到索马里的行程。
4.亚丁港-塞得港。
这一段是先经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再过苏伊士运河,抵达塞得港,航程1400公里。
5.塞得港-马赛港。
从塞得港到马赛,看地图可以有两条航线。
第一条是走经由马耳他的瓦莱港,经突尼斯海峡,抵达马赛港。这一段瓦莱塔港又是一个停靠港,分成两段航程,塞得港-瓦莱塔港一段航程940公里;瓦莱塔港-马赛港一段航程640公里;全程1580公里。
第二条是走伊奥尼亚海,穿过墨西拿海峡,抵达墨西拿港停靠,再走第勒尼安海,过博尼法乔海峡,抵达马赛。这条线路也分成两段,墨西拿港是分界,塞得港-墨西拿港一段航程930公里;墨西拿港-马赛港一段航程580公里;全程1510公里。
相比第一条线路,第二条航路要短,地图上塞得港-马赛港的航线也是第二条。
这样全部的海上航程就可以列表如下:
比较在各段航向的实际数据与百度地图上的简要数据,可以看出差距很大,也就是说,至少在大尺度上,百度地图的数据是不准确的。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恐怕是地图绘制方法的差异。在小尺寸范围内,曲面和平面近视,差异可以忽略,但是在大尺寸范围内,这种差异就不容忽视。
现在,长距离的海上客船已经没有了,只剩下短距离的游轮,豪华的,一种体验,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海上客轮还是无法替代的,著名的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就是从英国开往美国的。
通常客船的行驶速度在14~16节,也就是在26~30公里每小时,泰坦尼克号可以达到43公里每小时,那是个特例。按在通常的速度,从西贡港到马赛港,预计耗时应该在11.6~10.0天。在杜拉斯的记载中,一个航程需要24天,那么剩余的时间,就是在停靠港的停留时间。
在5个停靠港,平均停开时间2天,停靠时间就要10天。
这样全航程的时间就要20~22天,考虑到之间的异常情况,24天的行程周期,也是合理的。
下面的航线地图,相对要实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