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的《情人》:归国的陆路旅程
20190707
杜拉斯抵达马赛之后,再到巴黎,这一段的行程相对简单,在劳拉·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中说是乘坐火车。
1931年夏,杜拉斯和母亲,还有小哥哥,返回巴黎。在巴黎停留了一年之后,1932年夏,又随母亲回到西贡,在西贡又停留了一年。在1933年夏秋,再次回到法国,10月底抵达马赛。这一次是杜拉斯独自回国的。在西贡,杜拉斯的母亲把她送上轮船,抵达马赛后,是她的叔叔接的,然后送上了前往巴黎的火车。
马赛地处法国南部,是一个港口城市,是货真价实的大城市,在人口在法国位列巴黎、里昂之后,规模则只在巴黎之后,是法国第二大城市,第三大都会,同时又是法国最大的港口。
马赛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著名的《马赛曲》,也就是现在的法国国歌,源于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莱茵河赞歌》。
马赛也是几经兴亡,而最近的一次崛起,受益于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得海上贸易促进了马赛的繁荣。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前,亚洲到欧洲的海路,只能经过好望角,停靠开普敦港,这条线路很遥远。
这天航路在开普敦被分成两段,而前后两端还会有多种形式,而且距离更长。其中有一条线路,从新加坡到开普敦,航程是5840公里,这样的航程,在那个年代恐怕难以实现。另一段行程,开普敦到达喀尔,航程3800公里,达喀尔到勒阿弗尔,航程2730公里,再加上西贡到新加坡的航程,650公里,全部航程就是13020公里。与红海航线7230公里相比,几乎是翻了一倍,由此可以看到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于欧亚大陆的海上运输的重要性。
可以想象,由于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马赛的影响。
抵达马赛之后,下一步的行程就是由铁路来完成的。
欧洲铁路建设的时间比较早,也是工业革命必要组成。英国的铁路出现比较早,在1835-1837年和1844-1847年期间,是英国的“铁路热”的年份。法国也不甘落后,1832年圣太田至里昂铁路线就建成通车,1842年法国议会通过了法国第一部铁路法,提出了以巴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修筑全国铁路网的总体规划,并规定由国家承担“基础结构”的主要责任(包括土地、路基、桥梁和隧道),而由承建铁路的私人公司提供“地面结构”(包括路轨、路碴、车辆和车站设备)及营业资本。1842年这部铁路法后来成为法国铁路建设的一个蓝本法国,到1851年总共建成的铁路通车里程为3541公里,1851-1861年法国新增的6557公里铁路。1938年的统计数据,法国铁路总里程就有了42700公里,由此看见法国铁路的发展状况。
法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1845-1890年是法国铁路的路网建设时期这一时期,法国工业化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铁路的投资高潮:1845-1854年.法国铁路的投资占国内资本投资总额的10%,1855-1864年占144%。全国铁路的干线网络和重要支线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
可以想象,到了1930年代,法国的铁路交通已经有了成熟的发展。
由于马赛特殊的地理位置铁路运输作为海上运输的接力,必须有大的发展,而且还要连接法国内陆的交通体系,同时客运体系也随之发展。
巴黎与马赛之间大约850公里,开车大约7个小时,高铁要3.3小时。在当时的状况,估计与现在的汽车速度大体相当,也要7-8个小时。
杜拉斯的第二次行程是从马赛直接坐火车回的巴黎,第一次的行程大体也是如此。劳拉·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中介绍说,第一次回法国之后,杜拉斯还有过一些短暂的游历,比如去了索姆,杜朗,还去了杜拉斯镇。从地图上看,应该是在巴黎住下之后的行程。
参考文献
[1] [法]劳拉·阿德莱尔 杜拉斯传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01-01
[2] 张欣元.1938~1987年法国国营铁路路网的发展[J].铁道科技动态,1989(11):28.
[3] 汪建丰.英、法、德早期铁路建设模式比较[J].世界历史,1996(03):18-24.
[4] 丑合.世界交通概览(之三)[J].公路运输文摘,2004(0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