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不愧是生命的摇篮,滋养着生命的萌发与成长,春回大地的一刻,惊蛰之后,生命就忙碌起来,早春的花卉盛放已经蓄满了激情。
三四月种下的,就能在八九月得到收获。我们一起在春天的忙碌里展望着秋收果实的景象,各种水果的甜美,麦浪的橙黄,竹匾盛放的黄豆、大豆、花生。在零食食品异常匮乏的中年人一代心中,黄豆、花生便是馋口最好的安慰,浅浅的口袋,拿出炒熟的几颗花生米,或者黄豆,分给伙伴,或许是交朋友最出效果的方式了。
小伙伴将带壳的花生,嘎嘣一声打开,一两颗扔进嘴里,咕噜的磨碎声之后,就是一股清香的果香弥漫在周围,一种友情的气息滋养在伙伴之间。时常有小贩将花生果简单的面粉一裹,油里一滚,就成了鱼皮花生,更加的清脆咬口,这经常算成小伙伴之间高级别信任的分享和馈赠了。
花生江南一带并不多种植,我理解中的原因多是对土质的要求松软,而江南的土地重复性运用要求高,水系充沛,松土的条件缺失了,但是这也造就了花生神奇的特点。
神奇在哪里?常吃的花生是花生植物的果实吗?确实的说不是,我们常吃的花生属于种子,没剥皮的(带壳的)花生是果实。
神奇在哪里?花生典型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蝶形一样的花色花卉败落之后,子房柄就不停的生长,伪装成根的模样进入泥土,这里也对土壤提出了松软的要求,方便子房柄插入泥土,这也给了我们花长生根的错觉。
花生出没于大自然的神奇给了我们丰富性的认识之外,也是用尽全力、付出所有供给了人类最大其生命价值。
花生作为一种坚果,提供给人类榨油的普遍性归途,成为了我们素日常相伴的供应,作为礼品馈赠,记得读大学时期,女同学每次出游爬山,总是带上几包花生类的坚果,在我们疲惫的时候包里拿出来给男生分享。
欢喜喝酒的我,每次端起酒杯之前,就是一小盘醉花生上桌,还没打开酒瓶,几颗花生入口,一场叙会就此展开,一直到主菜上场。
花生不仅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更是一味药用价值较高的保健良药。花生的种子、种衣、种壳和花生油等,都可作为药用。花生味甘性平,具有润肺止咳、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的功效。花生给我们不停提供果腹功能之外,也在承担着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默默守护义务。
或许土地的原因,江南地方种植似乎并不不多,但是花生运输的便捷是花生成了家庭和生活的良好伴侣。也同样增加了我对落花生的神奇性认识。
同样花生的流通性过于便捷和广泛,因此二次加工之后的食用品甚至围绕在我们周边。最简单就是花生油,离开土地城市谋生,也跟随着厨房菜籽油的花生油转变。
花生榨油加工之后,据说花生的饼粕还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蛋白饲料,成为了家畜饲养的优品。
落花生和生活的亲近有加。落花生对应着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了一个白胖子”,一颗花生就能将生活变得灵动起来。
有人将花生的形状做成了挂件,玉佩的花生米,就此诞生了花开富贵、早生贵子和生生不息的生活冀望。
花生生花落花生,生活中的奉献、陪伴和希望,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