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瑞德,我们要培养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脚下有力的瑞德少年。 ————李校长
糖是甜的,你爱吃吗?答案也许是肯定的,据调查,约有大部分人是甜食控者,而我从小就不偏爱甜食,也许这就是我一直胖不起来的原因吧!
然而,自从我从事小学教师这个行业,我对糖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尝试着吃糖,一颗糖含在嘴里,细细品尝,慢慢在嘴里融化,脸上总能情不自禁的露出“蜜”般的微笑,而这种笑是发自内心的甜。所以,我的办公桌里总是少不了糖,以便小朋友们来办公室满怀喜悦而归,有时我的兜里也会塞满糖,在教室看到小朋友的精彩表现,随时塞到小手里一块糖,以示表扬和鼓励。
微笑是一种自信和愉悦的代名词,看到每位孩子脸上有笑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哭闹,不进教室,想妈妈等等,除了给予小朋友温暖怀抱和安抚外,我都会悄悄的塞到小手里一块糖或巧克力。小朋友们紧紧的拽着,注意力顿时转移到糖或巧克力上,心中的惆怅瞬间会消散许多,嘴角也会慢慢上扬,露出甜甜的微笑。
刚开学的一两个月,每天英语晚自习孩子们都会有惊喜,尤其是周三,孩子们回家的比较多,而剩下仅有的寥寥几个孩子是最需要我们的关爱,他们会想家,但是又不表露。如:瘦小的瑞清想妈妈时,会在夜深人静时偷偷的抹眼泪;颜鑫会很懂事遵守与妈妈的约定,想妈妈时在心里默默念想着明天是周四,周五就可以回家了;他们真的是很坚强的孩子,从未在人前展现出一丝丝的思念。所以,与他们分享一颗甜甜的巧克力或糖,他们的内心就会甜甜的,脸上就会露出笑容。当然,看着他们揣着一块糖或巧克力,开开心心的回宿舍,我们又何尝不愉悦呢。
我是位班主任,虽然有时会与他们打成一片,玩的不亦乐乎,但是最初的他们对我还是有点畏惧的,尤其是班里稍内向,不爱表达的孩子,只有你跑到她们身边轻声细语的逗他们,他才会路出害羞的微笑。而就在周四,孩子们的表现洗刷了我对他们的看法,小家伙们竟然主动的找我要糖了,绝对的是自信使然。
吴嘉珩是一位非常瘦小、恬静内向的小姑娘,在教室很难看到她与同学谈天说地,嬉笑打闹,每次下课都安静的坐在座位等待下节课的开始。我也曾几次试探她,多与小朋友接触,玩着玩着就喜欢了对方就会交到好朋友,她好像都无动于衷。每次放学铃声一响嘉珩总是背着自己的书包风一样的飞奔校车上。而今天,她没有,反而站在我的办公室门口,很淡定的说:“贾老师,给我一块糖吧!”当时我都震惊了,心想是什么力量促使她这么自信的给我要糖呢,我想知道,当然这也许是做老师的职业病。于是我非常夸张调皮的问:“啊,嘉珩,你怎么想起给我要糖呢?”可是敏感的我又怕把嘉珩吓跑了。于是立刻说“是你想吃糖,是吗?”她轻轻的点了点头。我说:“当然可以啊,我喜欢你来办公室,更欢迎你来给我要糖。”我拿一颗棒棒糖,放到她的手里,小姑娘特别开心,蹦蹦跳跳的回教室了。
紧接着栗明阳抱着我,诡异的给我说:“贾老师,有吃的吗?”我从办公桌上拿了第二个棒棒糖,给了她,小姑娘开心的见人就宣传,“贾老师给我的棒棒糖,你们也去要吧!”
于是子渔也楚楚可怜的抱着我,“贾老师,我也想吃糖”了,令辉看到了,也凑前来:“老师,我想吃糖”。直到晚自习,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兴奋和喜悦。而对我来说糖没了,却收到孩子们更多的笑容。
正如李校长说的:“在艾瑞德,我们要看到孩子们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脚下有力”
教育等于关系加联系,而通过一块小小的糖果的分享,让我们收获了喜悦,拉近了距离,上演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有天早上,筱悠站在我面前,放我手里一块费列罗,说:“这是我送给您的”。内敛的令辉会拿袋润喉糖,放我手里,说:“对你的嗓子好,每天吃啊!”这种温暖的传递每天都在上演。
糖果的分享,同学们是最大的享受者了,他们会把自己的糖果拿到学校与同学分享。不仅体现出自己的友爱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分享着分享着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这只是一块小小的糖,可它却是爱的媒介,是交友的纽带,是温暖的传递。无论怎样,我依然喜欢学生们给我说:“贾老师,给我一块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