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直怀疑生活的意义,好像除了吃喝拉撒睡、学习、工作、节假日以外,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学生时代的使命是学习,以为毕业了、工作了,生活就会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真正步入社会,参加工作, 发现生活依然如此。甚至,时常会感到生活比以前更苦逼、更无助。现实与我们所向往的世界的落差也更让我们知道那句:“现实很骨感,理想很丰满”的深意和自己的渺小。
在生命的长河里,时而顺风顺水,时而逆流而上,虽然经历了些许大起大落,生死离别,但我依然觉得生活原本如此,依然稀里糊涂的过着。
不知何时,偶遇的一些能给我带来正能量、感染力、方向感的人和事,感觉生活的模样开始慢慢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战胜对以前的经历的恐惧感,转而去寻找内心里的快乐感和安全感,生活渐渐变得有些滋味,但却不深刻。
常听身边的人说:要过有仪式感的生活。但我一直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在“怦然心动的人生”的课上,好像体会到仪式感的含义,回到家洗袜子的时候也很愉快。但是那种感觉却无法持续,对于仪式感的体会很模糊。
直到瑜伽课的毕业典礼。
虽然事前我们有无数次的排练、预演,但是我们都没有想到在毕业典礼上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所有的表演结束,我们有秩序的排好队,等待瑜伽老师的谢师礼。我们只知道谢师礼上要做的几个瑜伽动作,却不知道老师会拿着点燃的蜡烛为我们做嘉奖祝福,为我们在手腕上系彩带,给我们拥抱,拥抱时在耳边语重心长地叮咛。我们惊讶于老师的一举一动,在神圣的音乐下,我们都被感动,感动于自己一直以来的付出,感动于老师的悉心教导,感动于这个神圣的时刻。就在这一天,内心里对于有仪式感的生活的疑问有了答案。
这就是仪式感,有仪式感的生活。真真切切地活在当下,感受当下每一个心跳,每一种感受,即使是紧张得心要跳到喉咙的感觉。(就如瑜伽里讲的,左手代表过去,右手代表未来,双手合十意为当下)
当谢师礼结束后,激动的内心久久也无法平复,那些感动一直持续了好久。听人说,当时台下的许多人也感动得流泪了,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当时更是泪如雨下。我震惊于这个神圣时刻的感染力。在同一个环境下,给了许多人感同身受的共鸣。
原来仪式感不仅仅在于自己,也能影响到身边的人。对仪式感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明白那些坚持着,每天做不同的精美的早餐,晒图的朋友,热爱生活的心。还有那些拍旅行美照,用心记录感受、写文字的人们。他们都是带着仪式感在过生活,用心记录着点点滴滴时间的痕迹,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和不一样的滋味。待到回头再看时,慢慢回味它的美好。
当我用心注意经历的事情时,发现在“怦然心动”课上的行禅、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安静地咀嚼食物,感受每一个咀嚼的动作,那都是在教我们感受当下,细细体味每一个当下的行为,那是带有郑重的仪式感的行为。
记得在Candy老师的课上,上完课后,她拿起桌上一直陪伴着她上课的的一瓶花,友好地对着花儿,说:谢谢亲爱的你,陪伴了我这几天。我们当时笑她,问她这是干嘛?她说:因为上课这几天她一直陪伴着我,我肯定要好好感谢她啊!我们听了,还是傻傻地笑。其实这是一件很小的事,现在再看,Candy老师是一位多么有爱的女子,就是她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让那个时刻变得神圣、有仪式感,我感受到爱、感恩、愉悦。我想,那支花儿也会感受到。就如日本整理收纳魔法师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则》里写的感觉一样,对着那些陪伴过我们的东西说谢谢。
去过迦行工作室好多次,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开始是被它的复式格局、欧式风的小巴台吸引,慢慢地感受到他们用心的布局和装饰,一切都充满爱。参加活动贴名牌时的专注;活动结束后,热情而又郑重的道别。用心做着每一件事,哪怕是那么细微的,毫不起眼的。默默传递爱,传递有仪式感的时光。
有朋友说我的生活过的很文艺,我想说,其实我也是在用心地、有仪式感地过生活,记录那些值得回味的时刻。因为时间过得太快,太多东西都一瞬即逝。就如和李姐姐一起喝咖啡、吃甜品、去有音乐演唱的椰子鸡店;和一群朋友吃雷茶、吃充满云南风情的米店;和小弟一起吃火锅、吃皮萨、看电影,去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氛围;自己种植物,养花,做饭,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每一件小事,就是每一个当下,用心做,用心感受,我爱这种有仪式感、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
朋友说,感觉自己现状与预期的自己不太一样,与同龄的朋友对比也是天壤之别。 我说:只要与以前的自己相比有进步,比以前的自己过得好就已经很好了,别人不是你,你也不是别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自己去争取。 曾经我如她一样来做对比,但是只有自己才是当下,我相信只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所有的都会慢慢好起来。就如我一直相信三毛的话:人,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每个人都需要时间。
一位朋友说感觉之前我是个负能量比较多地的人,现在好一点。曾经我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呆板的麻木的,爸妈总会跟我说要过得开心点。现在跟他们聊天,说说开心的,说说不开心的。他们会说:只要生活得开心就好,那些不开心的就不要放在心上,工作得累了就休息、做做运动,我们每天早上都会像小时候读书时那样做做操,一天精神都很好。最后都会是开心的结束。他们也是如此认真的对待生活。他们也是我很好的老师,教我如何生活,如何为自己制造快乐,如何享受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用一颗充满爱的心,用心来经营生活,认真地过好每一分每一秒,感受每一个当下,每一件事,每一个过程,赋予它神圣而富有魔力的仪式感,感染自己,也感染身边的人。
致让我们品尝人间百味,体味人生繁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