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一种情怀。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牵引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所以,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绝对的服从,而是唤醒懵懂,激励上进,点燃希望。相信自己,用高尚的情怀成就教育的高度;相信学生,用独特的情怀创造教育的奇迹。
教育需要一种情怀。最近,我用心读了一些教育专家的文章,眼界似乎高了,视野似乎宽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他人的智慧,成就自己的教育情怀。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班级管理,不在于“管”,而在于“理”,需要用真情来“理”。学生的成长,切忌操之过急,一口不能吃个胖子,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特的想法,有真实的情感,有固有的习惯,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改变的。班级管理,也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要有长远打算,有近期目标,也有长期规划,又有共同愿景。老师必须尊重学生,亲近学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学生需要帮助,我们就倾囊相助;学生需要引导,我们就用心引导;学生需要关心,我们就倾注真情。当然,学生讨厌什么,我们就坚决摒弃不做。师生需要平等对话,真诚交流,真情沟通,班级关系理顺了,学生认可了,家长满意了,班风就正了,学风就浓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教育需要一种情怀。我一直以为教育是塑造人、培养人的事业,需要费点心思,想尽办法,让学生处处感到爱和感动,让他们时时处处都能够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关注,被老师爱护,被老师的情怀感染,让他们有存在感。比如遇到班级活动,要用心拍下展示学生精彩瞬间的照片,定格一种记忆,一种感动,一种幸福,一种成长;天寒地冻,及时提醒学生添衣保暖,即使学生感觉你唠唠叨叨,但他们的心里是暖暖的爱意;考试失利,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动态,给以引导,加以激励,适时唤醒学生暂时沉睡的激情,让他们在悲观失望时重拾信心,绝地反击,看到柳暗花明;根据班里出现的突发状况,或者突出的弱点,精心选择班会主题,比如“珍爱生命,学会感恩”。有时,当遇到特别调皮或者有明显缺点的学生,也许你觉得“驯服”他,让他言听计从才是王道,甚至为学生在你面前唯唯诺诺而沾沾自喜,如果这样,你就大错特错,走不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没有让他产生一种内驱力,一切教育形式都是摆设。
教育需要一种高尚的情怀来唤醒学生的纯真情怀;教育需要一种良好的心态来影响学生健康的心态;教育需要一种大格局来建构学生的格局体系。不为学生的一次犯错而大发雷霆,不为学生的屡教不改而满腹牢骚,不为学生的成绩起伏而急躁忧虑。面对学生,少一点怒火,多一点平和;少一次批评,多一次倾听;少一些苛责,多一些关爱。
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有情怀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