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校里认识了一位小学妹,在这个华人面孔没那么多的城市,中国人和中国人总是格外惺惺相惜,所以我们常常结伴去沃尔玛买买零食,亦或是一起搭大巴车去几公里外的市区逛街看电影,几周相处下来,她偶尔会向我说一说她的烦恼,大部分都是与人际交往有关。
总是听到她说,学姐学姐,我觉得那个台湾姐姐不太喜欢我,我觉得那节课的老师不太喜欢我,我觉得国际办公室的老师也有点讨厌我……
因为圈子很小,而我们大部分的活动也是一起参与,因此她提到的几个人我也都有过接触,听到她这些话的时候,我的表情应该是懵逼的。
无论是社团活动还是一起去图书馆自习,我觉得她提到的几位朋友都是十分友善的,而且因为学妹年纪小,又天真可爱,老师和同学们甚至会在很多时候额外照顾她的情绪,起码从表面看来,不止没有讨厌她,而且大家都对单纯善良的她非常有好感。
我安慰她到:“大家平时都是一样的相处,并没有觉得他们对你有不喜欢的情绪呀?”
她便打开了话匣子。
“学姐你知道吗,上次我们去图书馆自习,看到了小A小B小C,大家都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了,只有小C坐在座位上没理我。”
我仔细想了一下,我和小C选了同一门课,当天晚上那门课有quiz,所以我才想着下午去图书馆自习,而小C想必也是太忙了,所以才没有站起来和学妹打招呼吧。
我便把我的猜想告诉她,没曾想她又紧接着说:“上次我去超市买了中国零食,看见大家的时候就分了分,但是分到小C手里,恰好就就没有了,还是小A把饼干掰了两半她才吃到的,我觉得她是因为这件事讨厌我的。唉都怪我,当时没有数清楚,偏偏分到小C那里就没有了,现在搞得她不喜欢我了。”
我看她惆怅地不行,便和她打趣:“什么时候分零食了?怎么都没有我的份!”
没曾想学妹竟然当了真,瞪大了眼睛看着我,看见我微怒的样子,便赶紧急匆匆地翻书包,拿出半包饼干出来:“学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上次你没来我就没想着给你……只有几块饼干了,不过我这周末还去超市,到时候买好吃的给你好不好。”
看着她拿着饼干,一脸委屈,眼睛已经有些泛红的样子,这下子换成我目瞪口呆了。
“学妹我是和你开玩笑的呀!这些都是小事,我并没有真的在意真的生气哦~而且不只是我,一般的人,都是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而讨厌你的,更何况小C是那么好的人,她更不会因为这个生气啦!”
“可是我就是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被她讨厌了……”我的安慰并没起到作用,学妹越说越委屈,眼里已经开始含着泪了。
“我的情商太低了,总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别人自己还反应不过来,在表达自己意见时也会说不清楚,让大家心生误会或是得罪人。有时候我经常得罪了别人自己还傻乎乎地什么都不知道。”
“上次吃饭的时候小A讲了一个笑话,可是我当时只顾着吃饭了都没仔细听,然后我就觉得她那天晚上对我有点冷淡了。”
学妹掏心窝子地将每件她“怀疑”自己惹到别人的小事一一对我说了出来。
我起先听起来,觉得她实在敏感,可是慢慢听下去,心里忍不住心疼她。
她所说的每一件事,包括那些她觉得自己惹我不开心的事,都是最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只拿我来说的话,她所提到的那几件事,是我从未放在过心上的,而她提到的小A小B小C之类的,虽然我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曾经气恼过她,可我们几个单独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夸过学妹懂事又可爱,并未透露出半分对她的不满,可是到了学妹这里,怎么就成了“所有人都生过她的气”呢?
其实不是别人不喜欢她,而是她太想让别人喜欢了。
所以小心翼翼地在乎每一个人的感受,朋友随口讲的笑话,明明没有听到但是怕朋友生气别人不喜欢,便立刻放下手里的事情嘻嘻笑了起来;朋友无意间提到的东西,只要是能力范围内的东西,她总会想方设法地找来送人;朋友因为旁的事情而心情不好,带着怒气地摔门而出,她便会觉得是自己惹了朋友不开心,要写一篇“小作文”通过社交网络发给朋友,仔细询问时哪里让她不高兴了……
她的细致和贴心让所有的人都很爱她。
正因为很爱她,才想让她更加在乎她自己的感受。
世人都说,尘埃是最低微的东西,就连说到喜欢,都会说“喜欢你,喜欢到到低进尘埃里”。
可是只有在尘埃里,才能开出喜欢的花朵来啊。
即使被所有人嫌弃,还是会努力地开花,努力地讨别人的喜欢。
可是要记住,喜欢是很珍贵的东西,不要浪费别人对你的喜欢。
而且正因为它很珍贵,所以不会所有人都喜欢你,也不需要所有人的喜欢。
自己对自己的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要把最大的喜欢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