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潮汐,会时涨时退,人心,会复杂难测。比潮水变得更快的,其实就是人心。稍有不慎,你我都会受到人心的伤害。
特别在江湖当中,你不伤害别人,可并不代表别人不伤害你。好心未必能够有好报,或许你的好心,就会成为别人针对你的开始。
面对复杂到极致的江湖以及人心,很多人都会疑惑,该怎样做,才能保全自己,避免受到别人的伤害呢?
那就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睛,是用来看透这世间的真相的。而耳朵,则是用来明辨是非对错的。总而言之,将身边的人大致摸透,做到心里有数,那我们的处境就不会太差。
人在江湖,要想做到“带眼识人”,我们只需要把握这几点,就足够了。
01
看透一个人,要从他的“外在言行”入手。
一个人有着怎样的言行,往往能让我们推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年轻人,由于他没有什么生活阅历,那他通常会直来直往,根本不会婉转做人。像这样的年轻人,很容易被人看透。
中年人,由于他已然经历半生,那他说话经常会滴水不漏,做事也谨慎小心,城府极深。面对这样的人,不可轻易交心,而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同行的老王,说话做事特别“精明”,永远都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甚至会将人绕得晕头转向,所以他在圈子里面特别吃得开。
只不过,他身边的真朋友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狐朋狗友。
据此,我们就能够推断出,老王并不是一个轻易敞开心扉的人。在这些老江湖的头脑中,有着一套清晰的做人策略,交友做事,不会看重感情,而只会看重利益。
对于“由外及里”去看透一个人的方法,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就好:“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要让我们看到的。反向思考,才能让我们看到最为现实的真相。”
02
看透一个人,要从他“待人接物”的态度入手。
曾经见到过这么一个案例。
在家族群里面,有一堆人在发红包,什么大舅小叔堂哥表弟,都玩得乐此不疲。而王先生夫妇,也参与到了其中。
只不过,妻子特别奇怪,她谁的红包都不领,只领了丈夫的红包。因此,她成为了潜水的一员,丝毫没有活跃在聚光灯下。
后来,有一位亲戚找她借钱,被她一口就拒绝了,而且特别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这,就让亲戚特别疑惑,为什么她是这样的人呢?
其实,一切都特别明显。
一个人,如果他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也没有任何跟别人亲近的行为,那他绝对是“明哲保身”这一观念的支持者。或者说,他,并不是大方的人,而是特别精于算计,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很多时候,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就足以将他最为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再伪装,也无法做到天衣无缝。
03
看透一个人,要看他有没有“感恩之心”。
小时候,家中的老人总跟我们说,无论是找伴侣也好,还是找朋友也罢,假如这个人不孝顺父母,那你就不用跟他走得太近了。
从孝顺父母这件事上,去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孝顺父母,恰好说明了这个人特别有感恩之心。没有感恩之心,甚至感情冷漠的人,绝对做不出孝顺父母的事儿。
况且,如果他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他又怎么可能对你好呢?
同样的道理,在生活中,有好心之人帮了他,而他却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连一句“谢谢”都没有。那这样的人,真的值得交往吗?
做人,还是需要分清谁是人,谁是过河拆桥的白眼狼。
把善心寄托给爱我们的人,寄托给感恩的人,那会让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反之,把善心喂给了白眼狼,那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了。
04
看透一个人,要看他的“三观”。
一个人的观念,由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构成。三观如何,就决定了这个人有着怎样的做人原则。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三观,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姿态。
有些人说话口若悬河,而且做起事来不够认真,还有着巨大的野心。那他,很有可能是浮夸之人,不值得靠近。
有些人做事踏实,懂得日复一日去坚持,没有表现出什么明显的野心,那我们不妨跟这些人多往来。或许,这就是未来会升值的“潜力股”。
为什么伯乐能够赏识到“千里马”?为什么职场的领导能够一眼看透某个员工的底细?因为三观,往往会暴露出一个人最为真实的一面。
三观正的人,做事特别有原则,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事儿。而三观不正的人,只会剑走偏锋,或者投机取巧,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凭三观去交友,去看人,那是多年打磨的做人智慧。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