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出走三天的孩子回来了,两天的期末考试耽误了一天,明天还有一天,孩子的父亲很无奈的对孩子说:“明天我给老师要试卷回来,你在家做做吧。”
这个孩子离家出走不是一次了。每一次出走回来都是一样的态度。不疼不痒的说教,不能使孩子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不能根治她的坏毛病。怎么能让孩子长点记性,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呢?
案例1
三年前,我半路接了一个八年级班,是出了名的捣蛋班。这个班的班主任是一个女老师,眼看管不了这个班的纪律了,于是就“生病”了,并辞退了班主任职务。
学校领导找到我接替干这个班的班主任。我对这个班的情况也有耳闻,但是,领导很诚恳的找到我,我也不能推辞,就接了这个班班主任。
刚刚接替班主任以后,班里学生纪律非常好。因此我也将计就计,一周没有态度,隔三差五没有规律的出去教室。一周无话。
第二周,周一下午,一位七年级家长来校找到我,说我班有个同村的学生打了他的孩子,理由也很简单:看着被打的那个孩子心烦,所以打了他。
当时,我不认识我班的那个孩子,因此,我就找茬把那个孩子叫到了办公室。他很委屈地瞪着眼睛看着我问:“老师,我怎么了?”
我回答:“你没怎么,我看着你心烦!”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老师,我不明白!”
“那好吧。你看看他是谁?”
我把七年级被打的学生叫到面前。他低下了头不再说话。过了一刻钟时间,他抬头看了看我说:“老师,对不起!”
我说:“你没有对不起我,也不用对我说对不起!你该向谁道歉你自己清楚。”
这孩子何等的聪明,低着头走到孩子家长面前说:“阿姨,对不起,我错了!”
“认识到错误就好了,孩子,以后不要再欺负小同学,你们要团结,好好学习才对,明白吗?”
“对不起,阿姨,我懂了。”
一个小风波就这样解决了。从此,那个孩子没有再违反纪律,反而表现很好。这个班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事后有学生告诉我:那个孩子回到班里,对学生们说他很服气班主任。我估计是这个孩子的态度影响了整个班级的风气。而我也很幸运:四两拨千斤。
案例2
去年接了一个毕业班,一个月后突然意识到五个“高材生”书写习惯非常不好。于是,我打算帮忙改变他们。
我没有对他们说教,而是选择了“陪伴”和 “惩罚”。自习课上,我我会准时带上一个小板凳,不声不响的坐在那几个孩子旁边,把事先准备好的书法纸给他们,书法纸上面是我手写的几行字,内容是:老先生看不上你们的书法,需要你们改变,务必在十分钟左右写满这张书法纸,让老先生看到你们的变化。他们写,我也写,没有人说话,我也不说话。
连续一周时间,每到自习课我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刚开始,模仿的不是很好,不是不会写好,而是静不下心来写字,这时候,我会再给第二张,第三张,直到我满意为止。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一周后我不再发书写纸,让他们用自己的本子书写,只要出现不干净不认真,我都会方面直接撕掉,让他们重写。
第二周,教室里的墙报栏里出现了很多书法作品,工工整整的钢笔字,吸引了好多观众,整个班开始练字。
就这样,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书写态度。事后,语文老师找到我说这几个孩子语文作业特别认真,学习态度也改变了,我笑了笑没有把不是秘密的秘密说出去。
案例3
“咱们班刘欣彤同学最近学习态度变化特别大!”数学老师对我说。
“自从上次月考以后,卢冰勋同学的作业非常认真,似乎变了一个人一样。”英语老师对我说。
“老师,咱们班最近卫生情况受到政教处主任表扬了。”班长向我汇报情况。
……
去年我用笔记本记录这样的句子不下一百条。本来是写着玩的,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班会的时候用上了:我无意识的用它们有针对性的表扬了几个孩子,没想到收到了意外的效果。
这一天开班会前,我让班长去我办公室拿了一张纸条,这张纸条是我用我上面的句子改编的,就是将句子改为转述。
如,——咱们数学老师早上对我说咱们班刘欣彤同学最近学习态度变化特别大,作业特别认真,字写得也好。
——班长对我说咱们班的卫生情况受到政教处主任表扬了。
——英语老师告诉我卢冰勋同学自从上次月考以后,作业非常认真,似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班会时,我让班长把纸条上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完以后我说了几句话:
我无意间收到了这么多的表扬,我很震惊,暗流涌动啊!看来纸里包不住火啊,同学们变化毕竟是藏不住的。好啊!今天,咱们就请三位同学走上讲台,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如何?话音刚落,掌声雷动……
再后来,每周我都会根据班里的情况转述几个句子,产生几个“公众人物”,并即兴演说,满满的正能量啊!还有啊,这样的表扬导向作用非常强,人人成了监督员,我收集的好人好事成了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
反思:
1、教育者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态度。
2、只要肯动脑子,方法比问题多。
3、在问题学生面前,说教是最没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