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前,想的是断舍离,家中好多杂物衣物多年未动过一下,年年在那,趁这次搬家,那就痛快地丢。
衣物确实丢了不少。
可一些老物件,一些多年未拆封的小礼品却最终舍不得丢,重新整理它们,发现物物都是好物,物物都有故事。
这么多的物件,我自己购买的不多,多数是学生或朋友相赠。一些孩子在教师节或者是毕业后或者是旅途中,总是挂念着老师,小礼相赠,我不会拒绝的。那是情意的表达,纯美的回忆,怎能轻易舍弃?
茶几上除了金鱼大碗、两张扎染小方巾之外,其余都是接受的馈赠。金鱼大碗是多年前逛送仙桥古玩市场买的仿制品,青花好看,很便宜,当时想用它来装水果,实际上它装水果一点不好看,很不搭调,所以就放在柜子的角落没用了。现在它和茶台摆一块儿,一点不违和,准备用它做茶洗,好清洗。我一年到头闲逛街次数不到两位数,其中大部分去了送仙桥古玩城,以前是见一样想买一样,现在是基本只看不买。不是玩收藏,而是单纯地越来越喜欢老物件,有历史的故事,有时代的影像,有文化的踪迹,吸引我的,是它们。
茶叶大都是不爱喝茶或特爱喝茶的友人相赠,不喝茶的朋友说我有一盒茶,放我那浪费了给你带来了。特爱喝茶的朋友总会推荐说尝一下这款茶。今天泡了一袋台湾乌龙茶,极香。我不懂茶,也算不上爱喝茶,茶于我可有可无,大概是多年生活随意惯了,没静心领悟茶的意味。那么多人爱茶,因为茶道是极深厚文雅的学问和艺术,既然有了一个喝茶的小塌,那就日后慢慢品它吧。茶具和小茶台都是十多年前的朋友相送,十年前我在干嘛呢?除了工作就是带娃,哪有闲工夫喝茶,于是它们都没有拆封,放置多年,直到今天打开。
月牙形的实木茶台我很喜欢,厚重又典雅。有一套茶具是汝窑,看了一下证书,说它会变色,只有经过多年茶汤的浸泡,开片纹路才会显露出来,得好好养。这让我对它产生了好奇,一下子觉得它有了生命,待岁月与茶汤来滋养。
一套茶具是瓷胎竹编工艺品,竹编艺术是四川的特色,那纤细的竹丝密密实实,编织精巧细腻,我想象着竹编手艺人指尖飞舞的景象,专注的工匠精神,是庄严神圣的。这套竹编茶具摆那儿纯粹是为了欣赏它,不打算用它,担心竹丝沾了水会坏掉。
一套白瓷茶具记得是表姐送的,墨竹图案也是我很喜欢的,今天用它的盖碗泡了乌龙茶。扎染小方巾是在云南旅行时去扎染馆亲自染的,很好看,但是带回来后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衣服搭配它,用它做茶巾,和青花瓷盖碗很呼应。小米的烧水壶是多年前单位的福利,估计有同事都用废了,我才用它,智能产品,很喜欢。
这把紫砂壶应该有40多年了。它原本是我一个亲戚我应该叫姨父的,我从未见过这位姨父,因为他去世多年,听父母亲讲姨父当年是跑长途货运的,大概是70年代,全国各地跑,这把壶是姨父在宜兴买的特产,用过一段时间,姨父好像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了。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很爱喝茶,多年后,姨妈把这个茶壶送给了父亲,我到成都工作后,父亲把这个壶给了我,说这个壶很好你拿去泡茶喝。就这样,这个壶就来到了我家里。
这个壶很大,是款式很普通很大众的一个紫砂壶,对于茶壶我是没有研究的,很不懂。只是摸着这把壶,手感特别细腻,还很润,在那个年代不盛行制造伪劣产品,应该是真正的紫砂壶。茶壶有几处磕碰,几经辗转我成了它的主人,我觉得它和别的茶壶都不一样。父亲认为它是一把好壶,要给我,把好的东西留给我,这在生活在乡村,且有兄有弟的家庭中,是不多见的。我从来都没有体会过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父母亲待我们仨完全一样,甚至有些时候要偏爱我。“壶”与“福”谐音,这把壶,传递着亲友之间的爱,传递着家人的爱,这样的老物件怎舍得丢掉?
如果说茶汤是建盏的灵魂,不算过分,你看那有茶汤和无茶汤的区别,就知分晓。入汤后盏底如丝般柔滑温润,沉静如处子,金色图案随影浮动,宛若满月映入银盘,从不同的角度看,万花筒一般变幻莫测。和汝窑哥窑中开片瓷器一样,建盏工艺原本是一种烧制失败的现象,可很多突破与创新恰好在常理认为的失败中诞生,结果与众不同,不可控,残缺美。之所以建盏备受宠爱,也是因为它除了人工的雕琢之外,还有天然之成,不可复制,独一无二。
俯拍这盘文竹,托盘的红隐于细竹的绿,煞是好看。那红色托盘也是差点被当废品扔掉的,用了好些年了,现在它不仅可以托底,还可以接住文竹枯黄的细叶。文竹一点也不文,很野,胡乱长,半月就要修剪一下。
这几个花瓶也是差点被丢弃,是好多年前买的装饰物,我找不到摆放的地方,才想到它们原本是花瓶,那就用来养植物,没想到图片发朋友圈后花瓶获得了好几个朋友的点赞。我的心思在植物上,家里养一些净水绿植,特别舒心。把它们养活,长出茂密的根,干干净净,葱葱浓浓。这些全是好养的生命力超强的还很廉价的绿植,小竹枝和常春藤都是从院子里剪下来,不费力不费钱,却好看好养。
十几年前去西昌玩,买了这一套漆器回来,那些年出去旅行爱乱买东西,总是要带点特色产品回来才表示没枉去一趟。买回来之后又不太喜欢了,放在柜子里落寞好久。让我惊讶的是,十几年过去了,我把它们身上的灰尘擦洗干净,又光洁如新了,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色彩暗淡。木质的器具不用担心被摔坏或是生锈变形。黑红黄的套色,民族风情的纹饰,今天再细看图案,我觉得有太阳、星空、花朵、螺纹等图腾文化符号的表达。塔型器物一般有沟通上天的含义,右边那个小坛子其实就是“豆”啊,祖先发明的盛放食品的高脚器皿,“豆"是象形字,你看像不像?现在,我喜欢它了。今后旅行还是继续乱买东西吧,先放着,慢慢去读懂它。
哈哈,这个罐子是我向一个老理发师买的。儿子小时候理发,我经常带他去老小区里的旧式理发店。老师傅推头发的手艺比时尚美发店的师傅好,又慈祥,价格也便宜。我经常会去光顾一些老店,买菜也会爱买那些卖自家菜的老婆婆的菜,我一定要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反正都是要花钱的,那些老年人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照。那一次,我看见理发师小店的柜子上放了这个罐子,里面装满杂物,我很喜欢素雅的缠枝花纹,就和师傅聊起这个罐子,师傅说他多年前收破烂收的,说我要是喜欢可以卖给我,我觉得老师傅不像说假话的人,就花钱买了,好像花了一百元,我没记错的话。
这对花瓶来自尼泊尔,快二十年了,当时我的学生里有一两个来自拉萨的藏族小朋友,在成都上寄宿学校。这些孩子要一学期才能和父母团聚,每到周末,这两个藏族小朋友特别想爸爸妈妈,上学很久了有时想爸爸妈妈还会哭,特别的可怜。我大概一个月的样子就要把这两个小孩子接到我家过周末,给他们做好吃的,一切都要做得很自然的样子,不能让小朋友觉得我是在同情他们,这会加剧他们的不适。后来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知道了,到成都的时候送给我这一对瓶子。尼泊尔和西藏都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这样的手工铜质瓶倒放可当烛台使用,是供奉佛堂的常用器物。瓶子色泽古色古香,细腻的手工錾刻花纹有异域风情,沉静中熠熠生辉,好看。
这盏台灯不实用,所以它的旁边有实用的落地灯,这间屋子只需要它的温暖。使用了十多年,罩子已经坏了,我洗干净并修复了,留着。扎染的桌布是多年前同事到云南旅行带回来的小礼物,也很好看。
灯罩也是有点破损,用胶粘上,继续陪伴,最终没舍得丢弃它。
这是先生家里的老物件,祖爷爷祖奶奶使用过的盘子,只留下这一个了。是很喜欢的青花和古朴的泥胎瓷底。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如今,放在我的书桌上,盛放小东小西。
这是几年前小姨出差带回来的小礼,小姨送我太多有意思的小物件,不一一晒出来了。小姨爱好写作、写诗、懂茶、信佛······是引领我们这一辈成长的家庭导师。即使小礼,也不俗。
这一组都是学生送给我的小礼物,有亲自制作的手工作品,注满了爱的心思;有去旅行为老师挑选的特色礼物,千里迢迢带回来,完好无损。我发现这些小礼物都是易碎品,所以特别要小心呵护。谢谢亲爱的孩子们。
在郑州学习时,我竟然抽了半天时间去逛文玩市场,这是带回来的其中一个小件,手工缝制的首饰盒,小巧明艳,很喜欢。河南郑州,文明发源地,也是文物圣地,不去逛逛会留遗憾。
家里有很多石头,全是我在宜宾长江的河滩上捡回来的,上两块图代表一下,其实都是很普通的长江石,我看它有些不一样,想象着它像什么,于是它就成了什么。
在老家山上捡到的一块小木头,长了圆眼睛,大长嘴,细细打磨了一天,成了书房的一个摆件,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王二小是嫂子送给我家的,今年春节,王二小成了我家的一员,橘猫取吉祥之意。全家人都很喜欢它,它很乖,很粘人,能吃能睡能玩,长得好。
整理这些小物件时,我想到了绘本《田鼠阿佛》。田鼠阿佛收集了好多有意思的东西,到冬天的时候和朋友们分享,给大家带去了温暖、光明与智慧。我们一路的生活,不经意间收集或收藏了很多东西,只是忙碌中尚未体味它们的好,甚至无意间遗忘了它们。田鼠阿佛的象征意义就在于有心与有爱,不忘记,不只顾着眼前食,不要轻易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