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学研”结合的风气渐盛,越来越多手中握着技术和研发团队的教授从象牙塔转身投入商海,征战IPO。不过,虽然履历有教授背景的高管一大堆,但真正教书出身,带着团队敲钟的学术派大boss依然屈指可数,属于凤毛麟角!在400多位教授级高管中,一共才扒到了5位,就从刚刚上市的景业智能为你说起吧。
亿万富豪与教书匠的抉择
2015年,杭州两位大学老师,60后的来建良和80后的何再兴,合作成立了主要从事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的公司景业智能,分别持股70%,30%。
来建良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教授职称。1991.7-2015.4,任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成立景业智能后的4年间还受聘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何再兴也是一名大学老师,比来教授年轻15岁,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视觉智能机器人、图像理解等。
然而仅仅过了两年,何再兴就退出了公司,将股权转让给员工持股平台“一米投资”和来建良实控的智航投资。究其原因,原来二人在公司设立时曾再三商定,何要从浙江大学离职全心投入公司的业务经营。但是,由于何并未从浙江大学离职,也未按约定投入公司的业务经营,不得不退出创业公司。
如果何再兴毅然下海,按如今公司总市值近28亿,作为创始人之一的他又会给浙股多添一位亿万富翁。
名校合作,高学历团队支撑
如今,景业智能的高校背书远不止创始人本身。他们的技术和管理团队骨干均毕业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还与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合作,引进了多名博士后进站培养。
如果说来建良曾经在象牙塔中教书育人,授人与渔,在打造特种机器人的王国里,他让高级知识分子们也体验到了捕获的乐趣。
本次,景业智能拟公开发行新股2060万股,募资6.01亿元。其中3.25亿元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制造基地项目,9662.28万元用于产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另有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截止目前,来建良实际控股为55.78%。
除了景业智能,以下4位也是从高校出来,成功IPO的教授们,小编这就为你们一一揭晓。
老东家曾是第一大客户
据公司去年底的申报稿显示,郁发新在2006年至今担任月底上市之前,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学校职务,直到今年1月公司上市后,他依然出现在浙江大学教师页面上。作为实控人,他的臻镭科技曾被曝出走账不规范的问题,并且在初创期浙江大学就是公司第一大客户,合作过一笔123万元的订单,占当年总收入的30.8%。如今臻镭科技市值50多亿,实控人郁发新占股43.49%。
拟增持百亿数码大盘
金小团曾在1982年到1992年10间担任浙江丝绸工学院(现浙江理工大学)教师,91年开始兼职数码公司高管,随后正式下海驰骋数码行业。宏华数科于2021年7月上市,目前总市值达125.78亿元。就在前几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操控着百亿大盘的金小团拟增持公司股份,当前他通过间接持有的方式共占股34.46%。
放过羊养过鸡终成商界风云
作为曾经浙江大学理学院教授,吴天星不仅学研成果丰硕,实践经历也很下沉。在研究生和任讲师期间,放过羊养过鸡,并就此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成立了主营健康绿色动物饲料的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天邦股份已集各项国家级殊荣于一身,领跑业内,2007年更是一举上市。当初这家注册资本仅168万元的小型特种饲料生产企业,如今已参股控股了140家公司,总市值达到了127.82亿!
还有未上市的申购新股禾迈股份,以超高发行价刷新A股记录,一扒,背后居然是一位80后创业教授。
青年科学家刷新A股新贵
禾迈股份由80后青年科学家杨波创立于2012年9月。杨波,前浙江大学副教授,曾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禾迈股份主营光伏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及电气成套设备业务,上市以557.8元/股的发行价刷新了科创板纪录,从部分大中型公募、保险公司和私募基金了解到,市场普遍看好其成长性。
扒扒辣评:
高校背书,产学研结合,技术人才资源不断,还能顺带把教书的老东家谈成自己的大客户,这如意算盘打的可谓是妙啊!
但不得不佩服这些不安于现状,敢于从0开始的教授们,要知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教授身份已经很吃香了,丢掉金饭碗从头再来,实属魄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