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空继续拿起特级教师俞正强(以下简称俞特)的那本《种子课1.0》书,在读到“学习方式之数学欣赏”一节,被俞特的那句“欣赏学习,一种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而惊醒,原来自己多年来一直都在带着学生用这种学习方式学习。
俞特在文中指出,思维欣赏课是通过把一些精心选择的问题解决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这些出人意料的解决策略中体会到思维方式所带来的精彩,从而对寻求优质的解决策略产生积极情感,并自觉地审视自己的思维质量,帮助自己改变思维方式的过程。
上好数学欣赏课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它是发展学生元认知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学生提高知识掌握的质量。
数学欣赏课的结构大致由以下环节构成,如“练习(让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状况,形成欣赏起点)~欣赏练习(自主欣赏,观察学习~群体互动欣赏,改善自身的发展状况,形成新的欣赏起点)~小结(交流学习心得,整合欣赏能力)”。
数学欣赏课采用的材料一般以选择应用材料为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课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较为松散的茶座式。
欣赏学习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课时存在,也可以作为某一环节存在于课时之中。例如我在前不久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一)”时,在学习第一例子4/7➗2以后呈现了课本例二“4/7➗3”,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后,我帮助他们梳理,肯定了他们的解题方法,为了给予凸显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把他们发现的方法分别以那个学生的名字进行命名,以此让学生享受取得探究性学习的快乐。
在学生再也没有想出新的解题方法之后,我呈现了几种此题不同的其它几种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后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对照自己的方法说说人家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又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回想周围的实际教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关注得比较多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训练,没有把欣赏学习作为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加以强调,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关注于让学生学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提高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质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