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长到5岁,生病次数历历可数。而且大多自愈,很少吃药,没打过点滴。尤其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总觉得我家孩子特能扛病毒似的,不必为了她生病紧张,洗个热水澡,多喝多排多睡,过二三天就会好起来。看到其他爸妈焦头烂额时,我还庆幸自己生了个强体质宝宝,说起自愈妙招竟也能侃侃而谈。
然而,真等到孩子在自己身边感冒咳嗽发烧齐上阵,再加上疫情紧张期间,看着孩子嗓子发炎吃不香,鼻子不通睡不着,额头发烫红通通,咳嗽不停叫难受时,才晓得那叫一个揪心和抓狂。越是陪在孩子身边的人,越淡定不了。频繁多次量体温,纠结要不要喂药,担心去医院看病会不会交叉感染更严重,胡思乱想烧久了有后遗症怎么办。虽然在此之前,也曾看了不少的医生箴言,熟悉多种病症的原理和对策。但轮到自己做决策时,还是免不了如临大敌般六神无主,狠不得病能转移到自己身上,后悔当年选的专业为什么不是儿科,懊恼外出时没做好充足的防护和交友阻挠……
古代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去选择求神拜佛,寄希望于众神显灵,而不是神农尝百草。现代人虽不再受信仰的束缚,但也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转移自己的焦虑,比如吃药打针看医生,仿佛只要做些什么以求心安。正如一些公众号文章中所说“孩子生病了,该吃药的不是他,而是我”。大多数时候,药喂了孩子,医的却是爸妈的心。药能起效最好,不能起效好歹也见证了爸妈的努力。所以,就有很多很多“高效药”“多功能药”被捧上了神坛,渲染效果不是孩子好不好得快,而是爸妈行不行,即便药有可能是违禁,甚至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仍然有不少的商家和爸妈趋之若鹜。
平常夸医生时,总说“医者父母心”。感觉这种趋势下去,有父母心的医生未必就是好医生,有必要给父母定期上上心理课,或者医生给孩子诊断后先疏通下父母的心理,也许不久的将来,一个好医生同时也必须得是一个好的心理医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