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
最近二刷完陈丹青老师的《退步集》,一本十年前热血一刷、收集了十五年前以及更早的陈丹青老师关于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的评论集,起名“退步”,语涉双关,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
其中有一篇是回答被问及“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的问题,以下段落为原文引述——
陈:没有答案。没人问一句“为什么”。现在,忽然像是被人一把摁倒,我必须回答“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一个令人多么寒碜尴尬的问题啊!两年前,有位京城的国画理论家就隔着桌子正言厉色逼视我,质问过这句话(当然,他也穿一身西装),我好比受一记当头棒喝,哑口无言:是啊,我是中国人,我虚掷三十多年的性命画油画——我猜,恐怕没有哪位水墨画家会遇到同样的质问吧—— 但此刻我愿理直气壮地高声回答:我不知道!
“完美!”大半夜我读到这里喊了一嗓子,自己把自己逗乐了。
讲真!表达出我对陈丹青老师的钦佩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毕竟作为具有重大争议的人物,大家很难形成对于他较为统一的观点。尽管退一万步来说,我们很难用好坏定义一个人,但也无法阻止亲朋好友间因为某些观点的极度向左而闹得不愉快。
就好像当年著名的咪那个蒙(防敏感而已无关态度)被打压时期,虽然我很少看她那些所谓带节奏的文字也对那些在我看来略带哗众取宠的观点不屑一顾,而且在压倒她最后一根稻草的致命性错误文章上,我也是非常愤怒其手段低级,但是我对于她本人以及她本人的意见态度表达毫无反感,甚至觉得如果在法律框架下,在当下一片混沌的思想迷雾中,如果有一盏灯让我们看清方向,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么?只是我们需要做红灯停绿灯行的判断而已,但不能因为你自己不判断而去吧红绿灯砸烂。
希望以上段落白纸黑字落地之后,大刀落在我身上稍微轻一些。我特别尊重以及推崇个人表达的自由,咪那个蒙说的不对,就事论事,把文章拉出来写大字报一二三四五逐一批判就是了,扯什么婚姻失败减肥无效一败涂地的鲁蛇,简直胡来!
楼歪得太猛,还是回到陈丹青老师这里吧。
《西藏组画》我还真看不出个所以然,段位不够,好在对于艺术品一直是秉承高高举起的态度,毕竟作为人精的艺术家们,整出来的玩意儿,都是上天派下来的救兵,拯救审美的荒漠。
印象中陈丹青在我的认知世界成为著名人物就是因为这本《退步集》。第一次看完就觉得这个人真是“拽得不行”,动辄“这个人是傻*”,要么“这个问题是个傻*问题”,哈哈哈哈,这要是没个十几年采访经验镇宅,多半是要被狂怼的。
这种担心其实还出现过对于王朔老师的判断上,在我心中,陈丹青和王朔是一类人,敢爱敢恨不敢表,真敢说那是一定要五体投地膜拜的。
基于年代久远,很多平日里“口出狂言”的批评,即便是落成白纸黑字也能顺利出书,只不过一个“此处删去一万字”略表愤怒,时至今日……所以特别搜索了一下陈丹青老师近来都在做些什么,还好,带着一众艺术爱好者逛美术馆,也算是回归艺术的本质,对于喜欢陈老师的我来说,虽然领略不到他曾经的锋芒,但跟着他多看看油画,也省得突然被人问题“你为什么画油画”,我好愿理直气壮地高声回答“关你屁事!”
以上这张图片出自《退步集》“批评与权力”一章,P53。特别感慨!在那个年代,尘世间还有“侠气”的存在,大家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白天打得狗血喷头,刀光剑影,口诛笔伐,但是对事不对人,所以才能有晚上托着遍体鳞伤,把酒言欢,称兄道弟,一醉方休。转过天来,报纸广播里又是你王八拳我反王八拳的九九八十一回合,人越辩越猛,真理越辩越明。
但到头来,还都规规矩矩地到鲁迅坟头鲜花凭吊,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