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来,看过红楼的人不少,但真正读懂的却少之又少,世俗之人大抵将黛玉之死视为殉情,但凡有感触者也只是为木石前盟无果而叹息,更有甚者,认为黛玉小家子气,若嫁与宝玉,两人一定不能幸福,诸如此类的观点都是受世俗影响太深,不知性情自由为何物所至。
黛玉所殉的并非是情,而是自由,她所抗争的其实是那个千百年来禁锢人性的世俗观念以及婚姻制度.在这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凡尘俗世中,她所需要的根本不是那些所谓的“郎才女貌”的爱情,而是在这个茫茫尘世中可以偕隐的知已。所以一直以来我不敢用爱情这个词形容他们,因为我觉得用爱情这样一个世俗味极浓的词是对宝黛之情的亵渎.
在这个大观园中,只有黛玉才是宝玉的知已,因为黛玉的心灵从未受到“仕途经济”之类世俗思想的污染,这一点就连“是真名士自风流的”的史湘云也做不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比起黛玉,裴多菲后知后觉了,他可能做梦也想不到,在几百年前的中国,就有了一个出生于贵族世家的女性自由主义革命者,“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本薄名。”其实就是两个互引为知已的自由主义革命者的绝命书,这时所谓的生命与爱情在黛玉眼中已微不足道了。
所以黛玉的求死具有革命性的,宝玉所无法实现的梦想,黛玉帮他实现了,她用她清白的死,完成了宝玉的青春女儿的精神崇拜,她主动求死则完成了她与宝玉对我们这个妖魔世界的断然否定与背叛。
逝者已逝,然来者可追否?时至今日不是依旧还有那么多人为爱情死去活来,只为了最后走入围城,在家相夫教子,培育后代,完成世俗交给他们的任务。我们常听到的“这一步是必然要走的”之类的话语不就是世俗观念的延续?前些日子,遇见一位曾彻夜长谈一直被引为红颜知已的旧友,言语间谈起她的孩子,都是那些所谓钢琴班、音乐班、诗词班、给老师送礼之类的东西,忽然间想起了金陵十二钗中的一段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即便你的孩子再有出息又如何?你的青春年华已不再了,所谓韶华易逝,这倒了罢了,最可悲的是你那颗曾经晶莹透彻的心已不再闪光了。
红楼时代似乎已一去不再返了,但封建流毒在中国却根深蒂固,那些旧文化旧思想依旧影响着今天的人们,个性自由离我们依旧很遥远,道貌岸然的官场,尔虞我诈的世界,哪一个不是红楼时代翻版?最可悲的是我们这些生活的新时代的新新人类,又有谁是真正觉醒的?在强大的世俗压力下,除了妥协,我们别无选择。
黛玉的精神是不朽的。她不朽的不仅仅只是性格与灵魂之美,她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是深刻的而具有革命性的,这种美并不是我们寻常所的渴望那些俗气与肤浅的幸福,我们若是理解了这种美的内涵,我们的内心也就具有了冲破世俗观念、追求完美的动力与勇气。
-------------------------------------------------
附:一些闲话我对红楼没有研究,看过一些关于红楼的评论,有些还行,更多的则是那些吃饱了撑着的红学家无聊而没完没了的考证。
我生活的温州是一个世俗风气很浓的城市,尤其是婚姻的礼仪,从订婚到结婚,所有的繁文缛节比旧时代还要繁琐,但凡结过婚的人大抵都有体会,婚不是为自已结的,而是为别人结的,说的深刻一些,是社会的需求。
为什么一定要走这一条所谓“必然要走“的路?在这个茫茫人海中既然没有知已便孤老终生好了,反落个逍遥自在。便有了知已也切莫走这条世俗之路,以免伟大的爱情污染了知已这个词。
关于黛玉的评论很多,所举的事例所环绕的内容反反复复无非也就这几样,看多了,文字中可能或多或少会受一些影响,但主题思想却是完全不受他人影响的,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作文的目的除了渲泻以外还可以起到洗涤被染上尘埃的灵魂与精神的作用。
那些过往必竟一去不再返了,除了哀悼,我们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