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学到了三个极好的小习惯,看到了没有结合实际的都是悬在空中的,那么好的习惯我想试试实践一下。
一、学会利用工具
用工具的第一原则,就是保证产出高于没有工具的时候。
对于工具,我现在主要是用手写思维导图来总结每天晨读资料,让自己首先对于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一个框架,概况,便于我写感悟时参考使用,用着用着后面如果没有思维导图直接写感悟都不习惯了,算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吧!
对于时间代办清单类,奇妙清单APP确实不错,我也在用,目前断断续续还没有养成固定的习惯,这个后面要改进一下,毕竟真的为自己清空了很大脑空间。
二、安排“充电时刻”
每天安排固定1小时,持续地去做简单的事情,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目前我也是属于不怎么会写作的人,在猫叔的引导下,7月1日开始坚持日更简书,一开始是很痛苦,想放弃很多次;当时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就安排在睡觉之前,不管多晚不管什么借口,不要写完晨读感悟后才能睡觉,痛苦的第一阶段差不多20天左右熬过去了,后面就知道自己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好习惯了,才敢不时间安排到每天早上5:30--7:00之间写晨读感悟了。
我作为一名宝妈,晚上容易困,刚好也想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慢慢就靠近这个时间安排了,宝宝有时不配合早起,就让他爸爸陪他玩一会,坚持到早上7点才去理他;渐渐的我发现这个安排非常对于自己来说合理,不容易被打断或者分心,目前就定在5:30--7:00为自己的‘充电时刻’,坚持每日的晨读感悟写文。
三、设置“趣味点”
书中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积分兑换规则--趣味点理论。其实它更像个游戏规则,比如你每天学习1小时,就给自己0.5个趣味点;每天学习了2个小时,积攒1个趣味点,以此类推。积攒够了趣味点,你就可以用来兑换娱乐时间;比如1个趣味点可以兑换刷朋友圈、微博半个小时,2个趣味点可以兑换和朋友出门喝个咖啡的时间,3个趣味点可以兑换一顿大餐犒劳一下自己......
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比如你出去完了一天没有干活,你就知道要用多少时间来学习和弥补。如果一不小心刷微博超时了,也没必要太内疚,通过学习来充值自己的趣味点就可以了。
这一段文章比较细致,说的比较清楚,我因为没有弄过,就按照这里的方案来吧!以前老是刷朋友圈后又内疚的要死,现在也学一下这个方法,用多学习来弥补;同时,我也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坚持日更晨读感悟100天就奖励自己一个Kindle,好好坚持哦。
通过坚持这三个小习惯,我相信自己也可以通过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