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我们踏上了去塞罕坝的路程。
承德距塞罕坝仅230多公里,但是中间有省道,道路不宽,且有一些急弯,相对于高速公路,开车还是有一些难度。这不,刚上省道就发现有一辆车没有跟上,我们急忙在路边找了一个能停车的地方,等待与他们汇合。
敏姐正在呼叫对方:“黄河黄河,你在哪里?”
经反复联系,“黄河”已经开到近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大门了。我们3个车不由分说直奔塞罕坝。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口堆满了车和人,刚买好门票,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没法下车拍照了。我们在车上预言,到下一个景点雨就会停了。
果然,我们到月亮湖时就雨过天晴了。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坝上地区,北邻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 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总面积141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06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塞罕坝按地形分坝上、坝下两部分:坝上是内蒙古高原南缘,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39.6米;坝下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典型的山地地形,平均海拔1600-1700米。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康熙大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 "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史学家称之为"肄武绥藩"。
1690年,这里曾发生过举世闻名的"乌兰布通之战"。
木兰围场作为塞外的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木兰秋狝",共举行了105次。
在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确立了四项建场任务:(1)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2)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3)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4)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
月亮湖,原名"杀脑泡子", 源于清代康熙年间乌兰木通战役,康熙大帝陈兵于此,而葛尔丹蒙古骑兵位于滦河北岸,役中小胜,阵斩敌首,沉于湖底而得名。90年代,因第一部还珠格格在此地拍摄外景,开发旅游,由而改名为"月亮湖"。旭日东升时,她像一盘明镜;夕阳斜下,她如一轮满月。
姐妹们戴上漂亮的花环,在月亮湖畔翩翩起舞
郎们也来凑热闹
塞罕坝在动物地理上属华北、东北和蒙新三个动物区系的交汇处;在植物地理上,不但是内蒙古、东北和华北三个植物区系的交汇处,而且有西北和达乌里成分,因此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兽类11科,25种;鸟类27科,88种。其中重点保护动物国家二级5种,省级2种。国家保护动物兽类有马鹿、黄羊等;鸟类有灰鹤、苍鹰、红脚隼、黑琴鸡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猪、猞猁、狍子、艾虎等;鸟类赤麻鸭、绿头鸭、环颈雉、骨顶鸡等。有自生维管植物81科、312属、659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野生花卉植物:金莲花、银莲花、二色补血草(干枝梅)、翠雀、映红杜鹃、锦带花、胭脂花等。药用植物:金莲花、细叶白头翁、升麻、草芍药、黄芩、柴胡、刺五加、野罂粟、铃铛花等120多种。山野菜植物:蕨菜、升麻、小黄花菜、蒲公英、河北大黄等。酿造果酱饮料植物:秋子梨、楔叶茶藨子、山杏、沙棘果、东方草莓等10余种。草原退化指示植物:百里香、地椒等。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樟子松、云杉、黑松等。
据当地老乡介绍,拉车的动物是麋鹿。
七星湖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新开发的重点旅游风景点,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北三公里处,环抱于青山绿树之中,原是七个小湖,远远望去,排列如天上北斗,七星湖因此而得名。七星湖水域深,水面广,野生鲫鱼游于其中。
寻一片桦树林拍拍照岂不惬意
湖面开阔,碧水蓝天,云卷云舒,看!相机里喷出了朵朵白云
从七星湖出来,我们来到了泰丰湖。
泰丰湖水面面积300亩,水面平静如镜,清澈见底,在艳阳丽日下,湖光山色,美景如画。尤其在夕阳西下时,泰丰湖如同一柄玉如意镶嵌在塞罕坝的山水之间,西望湖水,满天彩霞染透了湖底,金光灼灼,水天一色。当日落接近远山时,便出现地上、水下各有半轮红日,并逐步向地平线靠拢,天上、水下红光一片,蔚为壮观。
传说乾隆皇帝当年打猎来到这里,当时他骑马站在东面的山上向这里一望,见这明净的湖面弯弯曲曲好像一个玉如意,于是把这里命名为如意湖,又名泰丰湖。泰丰湖的北面就是当年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叛乱的十二座联营,所以乾隆皇帝到木兰围场打猎时曾经多次在这如意湖旁安过营寨。
泰丰湖畔练瑜伽
集体练,左手摸右腿
神龙潭是塞罕坝草原森林风景区内的著名景点之一,这是一汪净水,四周群山环绕,草木葱茏,茂密的松杉伴着翠绿的草场一起拥抱着碧水,更使神龙潭野趣横生。我们置身于清澈见底的湖边,漫步在栈桥上,眺望漫山的林海和湖畔的湿地,树林山峦与湖水交相辉映,风光旖旎,不时有一艘快艇在湖面飞驰,泛起阵阵涟漪。
康熙点将台,又名亮兵台。位于森林公园阴河景区,为一孤立巨岩,形如卧虎,顶部是狭长平台,周围地势平坦开阔。传说康熙大帝在乌兰布通之战胜利结束后,曾登临此台检阅得胜凯旋的清军将士,因此得名点将台。如今,点将台四周方圆十几公里均为落叶松人工林。登台四顾,绿海波涌,凉风习习。颇能领略当年康熙大帝点将阅兵的恢宏气势,三百年前的清军将士如今换成了整齐划一的落叶松。
王宏来大哥一直陪同我们,谢谢啦!
点将台上,郎们长枪短炮齐上阵
真心谢谢各位摄影师,给我们拍了许多好照片。
界河是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河,此河名"吐力根河",是蒙语,意为弯曲狭窄。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潺潺,清澈见底,象一条银色的玉带,飘落在塞外森林草原之中。引滦入津工程完工后,时任水利部长的钱正英曾到此考察,认定这里是滦河发源的主要河流之一,因此得名"滦河源头"。
7月7日上午一场大雨过后,我们探寻滦河源头。
阴绵小雨下个不停,姐妹们在室内秀时装不亦乐乎!
进入塞罕坝如同进入一个天然大氧吧,到处是参天大树,到处是青松翠柏,养眼养心养肺,最重要的是养人。
看这云,分明是龙戏珠!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余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
2017年8月,中央领导同志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再见,塞罕坝!期待金秋时节,我们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