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

        在给中科大讲课之前,学院多次提醒我,本科生课一定要认真对待。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肩负好相应的责任。不禁想起了中科大老校长严济慈的那句话“讲课一是掌握,二是艺术!” "掌握"来自于对讲课内容的透彻理解,但一名好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上了讲台就要进入角色,目中无人,一方面要用自己的逻辑和方式把知识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你可以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进行一场绘声绘色地个人演讲。这样,学生就会被你的眼色神情所吸引,所感染带动,内心受到了升华。这样的表演方式类似于《红楼梦》里凤姐王熙凤所提到的二十四孝“彩衣娱亲”。

        上周六给中科大的本科大一新生上了第一节课,面对一班中科大少年年龄远低于18岁的学生,顿感回到青葱的大学时代,脑海之中有一块朦胧的黑板,如今我回到黑板前写下他们的时光。这门课程叫做《计算机程序设计》,它跟微积分、大学英语一样是全校通识课,每位大一新生都要选。

        等到课前15分钟左右,我就到了3教的教室,站在全班92位学生的目光正中,我顿感严肃,高声自我介绍: “在保送浙大竺可桢学院,随后留学国外,去年家里一场变故回了国”云云。随后我不废话,直接开始讲逻辑运算。我拉下黑板,一口气写了5个逻辑表达式,一一分析每个逻辑表达式真还是假。前两个比较简单,判断完了之后,接下来是讲逻辑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是两个关系表达式串联而成。最后讲的是短路。这个不是电路短路。可我还没怎么讲,下课铃响了,我宣布先休息一会儿继续讲,在第二节课讲课的过程中,我下意识地瞟一下时钟,其时已经3点24还剩大概11分钟。我不太记得是几点钟下课,突然猛得下课铃一响,我立即宣布下课。等着课上学生走的差不多了,我给黑板拍了个照,这样我在中科大给大一上的第一堂课就这么结束了。

        我大胆采用边敲代码边讲课,知行合一的方式。这有点类似于唱跳歌手鸟叔边唱边跳《Gangnam Style》的状态。也是我本科时听C++老师陈奇和孙鑫学到的方式,其实很有挑战性。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我紧跟着回到电脑前,想敲代码运行看结果是啥。在敲代码我当着前来听课的两位教授前霸气地说C语言是一门动手学科,你理论学得再好,结果还是不会敲代码那也是白搭。后来助教告诉我其他老师都是直接念ppt,你讲的那番话打脸一大片,我不置可否,又一下写了5个逻辑表达式,前四个还是很简单的,于是我把前几个都敲进去运行一遍。第5个有点复杂,是个赋值语句a=3,同学不太确定C语言的规则,我把第5个语句a=3敲进去,结果是3。这下同学们都说结果就是3。这比我直接在黑板上写结果是3效果好得多。

        整个课堂师生互动还是挺好的,下课时候还有个同学上来问问题,问我是怎么复制的,我都没意识到该同学指的是哪个操作,就是同时按下shift和+键。后来我补充了一句,等一会你再看到这样的操纵提醒我,我再告诉你。另外有同学问我编辑器是怎么安装的,我回答是网上小甲鱼的安装配置视频教我的。还有前排有个同学问a=3的一个问题,我也急忙回答了。

        不得不说海归第一堂课还是状况百出,比如我打开了vscode,把一行简单的代码敲进去之后,电脑没任何反应。前排的学生偷偷提醒代码没有保存,我保存之后再运行,还是不行。我关掉重来,vscode还是没出任何结果,我解释我在上课前临时安装了一个中文包,之前测试是可以的。我即刻决定换掉编辑器vscode,直接用dev C++。运行了之后,跑通了,结果出来了,我长舒一口气。不过当我再敲的时候,坐前中排的学生高声喊字体太小看不清。可是我找了dev C++半天,还是不知道如何放大字体,想放大整个电脑的分辨率也不行。一个同学上台提示了我一下,可他的方法也不行。所幸现在字体已经比刚才大好多了。接下来我开始了一会儿我就把五个关系表达式都敲进去了,不得不说我边敲代码边上课的方式还是不太习惯,在使用printf输出函数时候,经常把变量名敲进双引号里面。可能是两位听课大佬坐下面,我此时说话还是有点僵硬。

        在两位大佬离开的第二节课,不由得我放松了好多,加点了钱钟书式的狡黠和王小波式的幽默。在讲到逻辑表达式短路时,在判断1+1=2的值为真时,我想到了赵本山问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我说我在大一的时候,C语言学的并不好,后来到大三的时候学了游戏课写了一个大程序才有感觉。结果全班哄堂大笑,他们可能理解成我爱屋及乌,爱游戏如命,因为游戏才学会了C语言,其实我大学都不玩游戏,只是刚好到了大三那个节点我打通了编程。接下来我讲流程控制,我讲到了图灵定义顺序,选择,循环三种结构定义了宇宙万物。顺便八卦了他24岁设计了图灵机。为了说明代码不一定是顺序执行的,我举例我高中有位奥赛金牌选手每次考试都倒数第一题开始做。在讨论if else语句时,我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的分数大于等于680分,那么欢迎来中科大,否则“We will come back”。我讲到我在河南招生找了一个684分的报考中科大。接着我举了一个把分数换算成美国GPA的经典例子,我顺便延申一下中科大的GPA是怎么算的。最后讲到要给电梯程序,如果(if)你输入的是3,那么输出“到达第3层楼”。

        不由得提一下老教授对我们新进教师的支持。其实今天有两位负责老师在听我的课,一位是全校的课程组长,一位是计算机学院的教学院长。两位大佬,日月凌空,当时顿时压力山大。到了教室讲台,代课老师孙问我要不要使用自己的电脑,我点了点头,于是他又帮我牵了HDMI的线,投影仪上已经显示了我的电脑屏幕。孙老师首先介绍了一下我的情况,于是就把课堂交给了我。在我讲课时,孙老师跑到讲台前说有时候电脑软件多装了一个包就会出问题,这些都是编程经验。我意识到他是在帮我刚才vs code运行的状况圆场一下,不过他不说我都觉得不需要解释这事了,因为后来课堂的气氛已经很好了,我也讲得挺顺的。王老师也跑上讲台告诉我dev c软件怎么扩大字体,果然扩大字体后效果好太多。王老师说他要走了,孙老师跟他告个别,我也挥了个手。孙老师接着叮嘱了我代码规范后也走了。     

        一门优秀的授课来自于备课。正如老校长严济慈所说的“掌握”。我一次课大概要备两天左右。当时趁着课前的时间我还看了一下大名鼎鼎的网红课程讲的关于流程控制,逻辑运算的视频。另外,在课前我打听了课程的助教,学生现在都用什么编辑器,助教告诉我,现在都用的是微软出的vs code。我之前本来还打算用课程组推荐的Dev C++编辑器。熟练使用visual studio的我却怎么也搞不定vscode的配置,连个小小的《hello world》入门程序都调试不通,按照网上的教程试了一遍,最后用一个网上小甲鱼的安装配置视频,删掉原来的安装文件,重新按照小甲鱼的视频一步步操作,完事后试了一个简单的程序,事后感觉新启用的编辑器vscode感觉良好对这堂课加分不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