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纪录片,非常好看。好看到什么地步呢?让我一个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药材文化完全不懂的人深感兴趣,其中无论是本草的细致讲解,采摘入药,还是从工艺人的坚守等待,从这短短的视频中,让我由衷的产生一种崇拜与敬佩之情。
《本草中国》是国内首档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以“本草”为切入口,以温暖真实的视觉力量挖掘和记录隐遁的中医药故事,深度解密中医药文化的奥妙精髓和悠远历史。在传播和普及中医药文化专业知识的同时,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动生命的奥义“,完成一场生生不息的寻觅之旅。
――来源于搜狗百科
开头就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古老的歌诀里,透露着时间赋予药材的千变万化。世间万物皆有其时,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时辰采摘,药效大为不同,这是现代科学仪器也无法测出的神奇,也为人类探索本草奥秘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第一集《时间》将以时辰、月份、季节、年份等节律为单位,从“快、慢、准、长、新旧交替”几个维度讲述红花、藏红花、红曲、霜桑叶、天麻、陈皮,这六味药在采摘、贮藏、炮制过程中与时间的精妙配合,展现时间赋予生命的不同的涵义。
红花,5月下旬开花,5月底至6月中、下旬盛花期,分批采摘。选晴天,每日早晨6-8时, 待管状花充分展开呈金黄色时采摘,过迟则管状花发蔫并呈红黑色,收获困难,质量差,产量低。夏至由黄变红时(花丝内化学物质转化的高峰,有效成分最高)清晨采摘。(清晨晨露包裹在花上,适当的水汽有助于花叶内的挥发油和脂溶类物质保存)。
藏红花,片中展示了上海崇明的一个普通人家对于西红花的采摘,烘干,最后被药厂收购。11月二十天的花季,晨开暮败。采摘,分秒必争。
红曲,为不规则形的颗粒,状如碎米;外表棕红色,质脆,断面粉红色,微有酸气,味淡,以红透质酥,陈久为佳。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
现在多用机器生产,本片中匠人为我们展示了古法制曲,天时地利人和,在时间的沉淀中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
霜桑叶,顾名思义,落霜后的桑叶。春采桑枝,祛风湿利关节;夏摘桑椹,生津止渴;秋打霜桑叶,疏风散热(蜜炙止咳利咽);冬刨桑(根)白皮,利水消肿;
一株桑树四季入药。经霜后桑叶黄酮类成分增加,生物碱含量降低,提示气温对桑叶内生物活性成分有转化作用。
天麻,清明前苗未出时采摘,与密环菌共生。片中的天麻都是品相极好的,土家人的仿野生种植也是数代相传,而天麻的疏肝功能强大,可泡酒,炒菜,自古就是养生治病的上品。
陈皮,也就是橘皮。而陈者为贵,有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的说法,还具有收藏价值。
片中的炮制过程说明了“无论现代技术如何先进,也制作不出经历时间磨砺的陈皮”。
而百年老店陈李济的陈皮,常年用炼蜜的柴火熏蒸,干燥程度好,味甘,健脾理气功效甚佳。这也是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无一不是坚守的回馈。
本集片子的最后,由于机器生产的普遍,老王把自己制曲的工具放进博物馆作为展品收藏,说“盖吧”时,我看到他流露出一丝对技艺流传感到的无奈。
整集下来,制作精美,画面很美,相信会给很多人带来震撼与共鸣,推荐给大家,对于我们本国文化的传承,我相信,会引发大家的民族自信与骄傲。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第4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