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因果不爽,那忏悔还有用吗?

大家都知道佛教所揭示的因果法则,如是因,如是果,是没有丝毫错乱的。可佛法同时又说至诚忏悔可以消除业障,这样与因果不爽的原理是否就存在冲突了呢?其实这个问题好久以前就有人提出,历代祖师也不乏详细论述者。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太虚大师对此问题的回答不仅简明易懂,而且圆融全面,相信大家在读完大师这段开示后,定有豁然开朗之感。

王达五问:

因果法则与忏悔,是不是矛盾的?染业可以忏悔吗,那就是有因,不一定有果;不能忏悔吗,那忏悔又有何益?

太虚大师答:

忏悔有两面的意义:一面是消灭往昔的旧业,一面是止息以后的新业。引句成语,就是“毕故不造新”。

往昔的诸业大多是可以忏悔的,但业因甚强而已成熟者,是不可转的定业。然悔的本身,也是一种因果,新的恶业不生,新的善业即生长;而往昔的恶业也因善业的生长,由慢慢的减退以至消灭。善犹水也,恶犹火也,以水制火,火焉得不灭?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是一定的因果法则。但是瓜、豆种下之后,如果又加以催毁,维有播种的因,却不能生出以后的果。这就是因果法则与忏悔并不矛盾的明证。至已经成熟而强有力的业何以不能忏悔的道理,就是缓不济急;这与弦上之箭一经射出无法收回是一样的。

以上是说的事忏悔,除此还有一种理忏悔,六祖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为理忏的说明。惟“本来无一物”是空寂而清净的诸法实相,非登地菩萨不能体证。在初学尚未证得的凡夫,只可把住念头时时觉照,禅宗用功大抵如是。理忏即使未能实证,也可以使定业重报轻受。

——《太虚大师全集·答王达五问(三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是事忏? 就是用事相来达成悔罪的目的,所以称为事忏。分作法忏、取相忏。日常与佛前至心所念“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
    落星野阅读 2,116评论 0 0
  • 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
    梁迦岚阅读 376评论 0 14
  •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普贤菩萨说,“菩萨自念,我于无始劫来,弃贪嗔痴,...
    耀琦阅读 651评论 0 1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
    申国骏阅读 64,581评论 14 98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14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