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个环境有些不舍,但为了更好地学习还是回家来了。
画个妆,去外公外婆家吃晚饭。
化妆的速度有些慢,差不多用了一个钟。我看看表,差不多超过了约定吃饭的时间。
虽然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我还是愿意等。
我知道她化妆也是希望自己有个好的心情,也希望外公外婆看到她不那么憔悴的样子。
一进屋还没看到人,她就大声地喊起外公外婆来。
不过她很快觉察到外公的不高兴。本来想让我给她拍个照的也不让了。
外公知道她是因为化妆耽误那么长的时间,便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
孩子脸色也渐渐不好了,胡乱吃了几口便不吃了。
最后不良情绪占了上风,在房间里哭了起来。
我记得陈医生跟我说过的话:孩子不能一直生活在玻璃罩里。该他承受的应该让他承受。
就刚才发生的事情,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谁都没有错,各有各的理由,关键是自己怎么去看待?
焦点说的,没有一件事情只有负面意义。
我在寻找它的正向:
让他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顺着自己的心意,为自己让路,必须学会接受不同的声音。
认识到即使在生病状态下的这种思维,自己也要学会调节,不伤害自己和别人。
认识到妈妈虽然不能百分之百了解自己,但是相对于其他人,妈妈已经做得很好。会更加珍惜与妈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