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的地方突然失去政府,街上不再有警察巡逻了,当你打开家门,做的第一件事,是先寻找武器还是先收拾行李?
这便是霍布斯在《利维坦》提出的灵魂拷问——当人类深陷“自然状态”时,你的邻居可能比猛兽更危险。
这部做为英国内战阶段的哲学巨著,将人性细化拆解成赤裸裸的生存博奕。
霍布斯描绘的原始世界与我们现代的丧尸电影十分相似:每个人都是捕食者,也是猎物。
在“所有人都可能是敌人”的情形下,更别提发展文明了,连种土豆都可能被抢走。
丛林法则中最可怕的不是暴力自身,而是“对暴力死亡的永恒恐惧”。
就像大家在刷新闻时看到恶性事件的时候本能发抖一样。
霍布斯给的解药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方案——所有人自愿戴上枷锁,把生杀大权交给一个绝对的主权者。
这个被称作"利维坦"的巨兽,可能是君主,还可以是议会,关键是要有垄断暴力的终极权威。
就像现代人缴税买安全一样,17世纪的哲学家早已看透:自由从来就不是没有代价的。
秩序的价值应该被部分权利所替代。
书里有名的蛛网叙述了国家机器的运作模式。
主权人就像蛛蛛稳坐到网中间,每一根蜘蛛丝全是延伸的权利触须。
法律不再是道德说教,而是确保契约履行的强制力。
就像如今超速会被罚款一样。
这类现实主义政治观直接影响之后美国宪法的权力制衡设计。
霍布斯对人性的观点堪称黑暗森林法则的哲学版。
他认为,人行为动机是权力欲、财富欲和安全感。
即便是母爱也是出于延续基因的本能。
这种彻底撕掉道德面纱的剖析,让当时的教会气得跳脚。
意外地讲述了当今的办公室政治——当资源有限时,当资源有限时,再温文尔雅的同事也可能变成竞争对手。
书中的十个金句:
“在没有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地方,人们便处在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下。”
“人的自然状态是孤独、贫穷、卑鄙、野蛮和短暂的。”
“社会契约的本质是,人们愿意放弃部分自然权利,以换取他人的承诺。”
“利维坦是由于国家之中的人民相互达成协议,自愿地将其自然的权利交给一个人或一个会议。”
“国家的本质在于权力的统一,没有权力就没有国家。”
“在主权者之下,和平是公共的益处,战争是私人的利益。”
“服从契约就是正义,违反契约就是非正义。”
“权力本身的目的不是权力,而是和平。”
“主权者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正义的,因为主权者所代表的是公众利益。”
“在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不公正。”
本文作者:尚钰岚
公众号搜索:女神读书评人生
苏州钰尚读书会活动招募成员
共创书友交流活动平台,欢迎广大书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