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讲的是时间管理,可是开篇作者就指出:本书不是时间管理书籍。
开篇的阅读说明里作者对本书的定位——这不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读完第一遍之后,我想尝试定位这是一本对我有何帮助的书。
当然,读一遍是不能对这本书有足够的理解的。我只是谈一谈直观的感受。等读完了第二遍、第三遍再来深入地谈。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这本书2009年第一版,我于2017年购得。我想:一本出版了将近10年,多次印刷,依然畅销,被很多人提及的书,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应该要读一读。
我从前不会选择阅读这类书籍,畅销的不知名或“激进”人士写的书。读了这部书之后,我觉得我的一些偏见被打破了。读书的种类越丰富,应该证明我确实是在成长。
这本书有什么用?
这本书的作用就是激发读者对自我成长的反思以此促成进步。
这个世界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逼得人喘不过气来。真希望人生可以速成。
因此,各种各样的速成广告出现了。任何事情,似乎只要花钱,就可以速成。
尽管我们知道,人生只能靠积累,但是速成的方法太多,让人眼花缭乱,便忘了“慢”和“稳”才是人生的基本。人生太快便结束了。
尽管作者并不赞成宗教,但其实佛教教义中关于人自修的很多部分,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式不一样而已。
这又印证了作者所说: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道理就是这样朴素,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意相信,总是把时间浪费在了寻找方法上。
在这本书当中,作者不断地提出疑问:不断强迫读者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习以为常的错误,是否值得质疑。在抽丝剥茧之后,还原最朴素的真理。
作者在书中提出:人们可能会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因此,在有一些情况下,大多数的逻辑都无能为力。
尽管如此,全书显示了逻辑的重要作用。更让我觉得学点逻辑是非常有必要的。
全书解决了我的两个困惑。
其一,小时候就曾经想过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朝着错误的方向飞奔而去,是否越努力,白费的功夫就越多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可是未免让人觉得沮丧,在努力之前犹疑不定。
实际上,在对一件事情进行决策时正确与错误也是非线性的。不是说,一个决定是错误的,就绝对错误,计划在进行的过程中是可以不断调整的。
作者提出: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难进行的判断,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既然难以判断,那就先行动,再调整。
另一个困惑关于长期规划。
长期规划于我而言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例如: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思考五年后的我希望成为什么样子?我想过上怎样的生活?我能做出怎样的改变?但是,想象并不清晰。我对于这些问题没有非常明确的答案。
总的来说,我应该是比较安于现状的人。因此难以想象太久远的未来。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原来计划越长,就越难规划和实行。而计划是为目标服务的,没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就无法独立存在。
因此,不如立足于现实,想一想现在能够完成和实现的短期目标和计划。
把时间当作朋友,其实是正确的估量自己,稳妥地积累,认真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