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利用春节假期,看完了《繁花》。一月时,看了前十六集。说实话,不是很上头,总觉得闹腾的慌。这几天看完后十四集,却有了意犹未尽的感觉。
还是觉得后面的要好些:更清晰,更顺畅,也少了些喧闹多了点沉静。或许这正是这部剧所追求的表达效果吧:从闹腾到沉静,从杂乱到清晰,从拧巴到顺畅---这不正是那个处于转型期的时代特点吗!大背景缓缓铺陈开来,整条黄河路上的人和事都彰显出越来越“拎得清”的腔调了。
爱看这部剧,还因为画面。老上海的富贵气呦,幽暗,却不失华美;丝滑,却凹凸有致。像极了一幅柔光灯下打开的油画,自带质感,自成风韵。
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拖得起,也立得住。每个人的结局不一定圆满,却依旧可心存期冀。繁花落尽终成空,空到尽头忆繁华。我却觉得:繁花落尽未必终成空,再忆繁华也未必是因为空到尽头。
倘若把每个人的经历都比作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珠子,而一个“情“”字就好似一条无形的绳,串起了它们,无论大小,无论形状,都熠熠生辉,闪着各自的光芒。剧中的这条绳是斑斓的彩色,太过完美,是不愿醒来的人梦中开着的那朵花。
就着看剧,还补了一些知识,算是额外收获。
剧终时那段旁白挺抓人:花无百日红,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一切终将过去,而过去的都将变成美好的回忆。人生是一场荒凉的旅行。烟花背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沧海桑田是缘,是劫,也是宿命。剧中的许多空门,有因缘聚散,也有悲欢离合;是生意场,也是人生路;是天注定,也是没得选。如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一种必然,那么阴差阳错,失之交臂也可能是另一种必然。江湖儿女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与和解方式,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那些人,过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