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少不得,要做到细嚼慢咽,没有声音,照这个标准叫斯文有修养,要我做到还真的有点难度。
每到过年回到老家,母亲都会做很多好吃的菜。还没上桌,闻到菜香,我都会捏上美食先尝尝妈妈的味道。上了桌后,更没有了斯文。狂吃海喝,极其任性,尤其是美食之美味引起口腔肌肉的自然反应,禁不住会吧唧吧唧嘴巴。边吃边赞叹母亲的厨艺......每每此时,母亲便笑起来“骂”:好吃就好吃,嘴巴莫吧唧咯,丑得死!当然母亲不是嫌我吃相丑,是担心儿子在外场面上也这样,会丢面子。
我也注意过自已的吃相,但每每遇到美食,就忘记了斯文,感觉不吧唧几下没有韵味,放肆咀嚼才觉吃得香。这个习惯从小到大都没能改掉,在众人场合确实有伤大雅。小时候是母亲提醒我要注意,而今我做了父亲,在饭桌上也多次被儿女“训斥”。看来,还真的要注意了。于是乎,我刻意地装起斯文。有时在家吃饭,一阵装斯文过去,一家人会忍不住笑起来。儿子会调侃:老爸,你吃得辛苦吗?在外应酬时,压抑着自己,不断从内心告诉自己:保持斯文!想多吃的尽量忍着,一定不过人夹菜,喝汤时端起来用勺子慢慢地往嘴里送......特别是注意吃的速度,速度慢了自然就没有了“吧唧”声。啊,实在难受,觉着不爽死了。一顿饭下来,要么没吃饱,要么是没吃爽,只好回到家再来补餐。
是什么时候起养成这德行呢?一定有原因的。小时候家贫少吃,能吃上顿纯白米饭是件幸福的事。儿童年代,还是集体生产队的时候,兄妹三个都很小,家里吃饭的人多,出工的 少人。每到年底,家里分得的稻谷只能勉强糊口。父亲还要担些到集市换些钱家用,或为我们准备学费。为了吃饱肚子,母亲会想办法不断改变饭菜花样,设法让我们吃饱。有时煮饭时会放上红薯丝,有的时候块状红薯烹饭,有时会用盐拌后的红薯条与米饭搅在一起蒸着吃,有时会在锅边蒸几只茄子......改变组合或口味,尽量能使我们吃得饱。谁都知道米饭好吃,兄妹仨一到开饭就会抢着打第一碗,狼吞虎咽地一边往嘴里扒,一边看着锅里。
到了上中学,开始住校。最难的是去食堂打饭,中午一下课,全校同学跑向食堂的情景不亚于战场冲锋的战士。一个劲地往窗口挤的场景历历在目,生怕打不到饭。三扒两口后吃完后,装着一副没吃饱样,求食堂阿姨再给一点。运气好时,会有添量的机会。吃完,又被值班老师赶到宿舍午休。快速吃饭的速度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吃得快自然有吧唧节奏。生活是这样,也就成了习惯。
在非洲某国家,如果你去到他们的一些部落做客,吃东西时要大声咀嚼,发出吧唧声,才叫是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不但如此,还要对着主人打两个饱嗝表示吃得很饱。要是国人就会被指没修养了。其实,礼仪是有闲阶级的产物和象征。这细嚼慢咽饮食不发声的礼仪来自社会不平等时期的贵族,他们想尽办法让自己和下层社会区分开来,彰显上层社会的高贵与富裕。于是乎,有闲阶级要炫耀自己有大把时间,所以小口喝汤,轻啜美酒。为了表示他们从不缺食物,区别于奴隶或下人们,所以他们细咀慢咽。据说就是他们家道中落,没有了财力维持基本生活,他们也会保持这种礼仪。这是不是如同满汉全席,彰显皇上的身份一样呢?
谁说吃得快难看?美食家蔡澜在电视上品尝菜品时,遇到美食,也会忍不住吧唧嘴巴,一边伸出大拇指赞叹。看来尝到美食吧唧几下乃人之本性或本能。李白说:人生得意须欢。那说的是喝酒。人不可能天天喝酒啊,但得一日三餐呀。哎,不要轻易被他人眼神扰了心神,不要把这世俗太当真。吃吧,喝吧,用第三只眼看自己。人生不得意,要大吃一顿转变心情。人生得意时,更该大吃一餐来往庆祝。
我们都是普通人,即不是贵族也不是上流之辈,饮食为了饱肚,亦或是享受这过程的痛快。习惯快食,也养成了快语。习惯了就自然了,自然就好!装文雅自已难受,人家看得也难受。
吃吧,不问西东,只要开心。吧唧几下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