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是个懂反省的人,起码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不管过多久,也不管以后我能怎样怎样!
我是个不太喜欢热闹的人,不能说是因为只管自家屋里事,不管他人门前雪之类的纯理性的克制,而且像我现在这种直性子的脾气也不可能克制得住。(哈哈哈,有些跑题了。)
绕回正题,关于反省,我想到的是“自私”!从本质上来说,我并不是一个自私的人,这点我还是很清楚的。只是这几年社会里的穿梭,我发现我真的变了!包括对家人,对朋友,我不知觉地会很“自私”地去想,去做,可能从本心来说,我只能自以为是种自我保护吧!
我以前是个同理心很强的人,心理学上叫做“共情”。我小时候会对家里要宰杀的家畜设身处地去想,想当时的它们有多恐惧,回顾起来,我竟会联系到那时的我即将考试时的模样。我会盯着蚂蚁的巢穴看好久(也许大家小时候也有),去想它们所向披靡的蚁队,去想它们战争时无所畏惧,舍生忘死的气魄,也去想它们所建造的洞府深处在秘密研讨着明天或者下一刻要到哪里攻城掠地,寻找更美味很充足的食物来源!也许都是瞎想罢了,说起来都有些尴尬!
不过,现在我不会那么想了,我只会担心我下一刻我会不会成为别人盘中的利益品。我不会再去想那个人刚遭了殃,现在他会不会难过的要死,会不会精神错乱,乃至崩溃,无措。都说成年人崩溃是瞬间的,我体会过,也能感受得身边人的无常。但那又能怎样,谁都不容易,那么,先让自己容易点吧!曾经读过一本书叫《自卑与超越》,开篇就说到一个问题——“生活的意义”,作者分三方面去解读了一下,第一是我们居住的环境;第二三方面总说起来就是合作,因为我们自身能力的局限性,还有就是我们都只是单性别生物,所以我要强大,要繁衍就得合作,前提只能是“不自私”!
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到现在我无法理解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作者本身理论没联系实际等原因。避开这一话题,而谈到反省。我懂,但健忘!我现在常读书,但很少反省。我知道世事无常,再多的知识也无法在毫无举措的情况下改变命运,但,我还是读书,而反省,忘了好久!
不能说读书有错,但不反省,等于浪费时间!我思考过不反省的原因,可能是懒,可能是舒服惯了,以前多么难也就淡了。现在能想起,希望“实迷途其未远”,也希望自己能依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直到永远,无悔当初,安得始终!
也不论以后的自己还会遭遇到什么,从现在开始,自我勉励——安然淡泊,居安思危!
2020年底记
纪念过往,警醒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