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摒弃,试着不去抱怨。最近发现我又犯错了,抱怨很多事情。工作太忙,流程太乱,标准太不清晰,心情太不好,管理太弱。。……
本周在跟Xavier(老师)学习英语课的时候,老师如往常一样问我“how are you ”我非常忧桑地说“not good ”,老师问“why”我就开始一个劲得抨击所有的压力,“the process is not good enough, our team member so sufer to do the double work,and the system is so gabbage, only record data,can not smart enough, still need member to check the information again by again,and the worse one,our whole company still not have clear standard for our goods,and whatever process and job descrip…it lead a lot of brillian guy choose to leave here for other job,it occur a lot of unhealthy stress,sometimes I am thinking to quit the job …but it seems I have to work here for raise family.”(大概讲流程太乱,标准不清晰,整个都乱套的意思……)老师边听边点头,也表示这个公司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一个人可以解决面对的,需要所有人去正式这个问题并一起处理……
我一直反思我的问题点,我提出每个问题,我本身的角度是如何,只是单纯抱怨真心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作为老板或者主管,都喜欢手下跟我们提出问题的同时,顺便就要建议与方案也说出来,让老板或者主管选择,这才是社会真心需要的人才,也愿意花高价留住的人才。我一反思我也是犯错了,我通篇抱怨后,我没有任何建议,只是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然并卵……问题在于解决不了了吗?
其实我是有清晰或者模糊的思路的。流程不对,那就挑选重要的关键步骤重点跟进,其他步骤合并,或者拆解出,固定标准信息,比如埋头与标签,可以作为通用版本,减少人力重复投入。
标准拟定,需要有效地制定,至少三个工作日进行推送,反馈,整合改善,可以升级每一次的版本,如手机升级,需要给工厂与执行窗口七个工作日的时间去搜集旧版本的执行有效期,衔接新版本标准的执行时间。不至于双方一团乱,开发新工厂需要一步到位我们的标准与需求。
关于系统,其实是开发跟使用者不是一个单位,开发不懂使用者需求。使用者不懂如何去开发,关键使用者忙得不知脚在何方,如何去提出升级需求给开发。这个需要打破中间断层的阶段,开发需要来实践阶段观摩,实际操作的需求,才能有效进行,升级。
心里小精灵又盘算了,你说那么多,可行的部分是哪些比例,实际操作过程,还有很多问题,细节出现……至少,起码我在思考了,我已经将心态转移,从单纯打工,到做被社会或者组织需要的那种人,思考“为自己打工的人”这是一种“幸福”的人。太多事情只要是一群人做,总是大部分会去提问题,少部分给解决方案,或者根本不愿搭理,能推脱则脱身罢了。我是不愿意这样的,这样其实是在自我落后,放弃升级自己的思考体系,成长的机会。
也许这就是元知能力启动,导致不同的结果吧,准备把这个想法重新整理下,找个机会跟上级聊一聊,不做单纯抱怨的,做能解决问题的那种人。
最后抱怨纵然很爽,可以发泄很多负能量,关键,要捡起如何处理问题的大杆,把问题点消灭,才是自我成长的根本。也是团队协作更稳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