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18、中19、讲11,坚持持续读书打卡第990天。2024.5.23
在给创伤孩子复原的路上,家长要以更加尊重、接纳的态度和孩子一起面对其困境(困扰),父母需要知道的是“在事件中发生,在事件中疗愈”这件事,而此时也是父母可以更好觉察自己,正视自己的时刻。
“你过去和孩子的互动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现在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在今晚小物件疗法《用游戏唤醒孩子》的课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与学习靠不近又离不开”的状态下所呈现出的画面与情绪。疗愈结束后代表孩子的小物件由蓝色换成了绿色,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代际传递的强大力量,也感受到了孩子在知觉转移的过程中化阻力为助力,接纳创伤的负面影响,将创伤转化成为生命的韧性。
有时候,我们看似柔弱的东西其实才是坚强的。比如,孩子。其实他们远比我们自以为了解的、熟络的更加有力量,更有复原力,只是有时候这是一种隐藏的潜能。
孩子……我觉得他们像竹子,弯曲而不折断,深植土地却富有弹性,永远做好准备,用心追求成长与更新并在简单中展现用处,还可以释放出回弹的力量。
最后用叙事的语言说,将孩子的问题外化,可以探索他们身上所拥有的独特故事,让他们独特的生命经验或资源显得更加清晰而得以辨识。
最后,自我感悟:重要的不是什么都拥有,而是想要的恰好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