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胡子和一群摄友的情谊
蔡荣林生前在一群摄友中也算个醒目的人,一脸的络腮胡子,初看似凶样,其实和蔼可亲。在电视机还没普及时,下乡拍照经常被人称“外国佬”,身旁常有三四个孩子跟着看。后来胡子变白,更令人醒目。摄友们在拍一些风景时,常推他的仙风道骨作点缀。
早年物资紧张,能手持相机的人还不多,圈子不大,就交往较密的有:丁伯乐、舒惠忠、唐向东、姜如良、施建平、千喜等。蔡胡子特别赞赏丁伯乐黑白艺术照和敢闯精神。因丁伯乐刚出道就自费去北京学艺,住地下室啃馒头,正因为能吃苦又见过大世面练就了一身魄力。 丁伯乐学艺归来,在兰溪西门城楼对面开了个照相馆。离我家很近,一脚半路,我们每每经过,都进店里坐坐。他遇到摄影方面问题时就逮住蔡荣林要问个究竟,好在难不住胡子有问必答。
记得有一年夏天傍晚,我与胡子在西门城楼下的浮桥游泳玩水。丁丁与舒惠忠前后走着“扫街”即抓拍,猎奇高手拍那些表情各异的行走或匆匆行走姿态。这时看到胡子,他们把赤膊的胡子当模特,胡子也配合着做鬼脸。他们玩够了,胡子换好干衣服跟他们往回走,我知道他们去丁丁的照相馆里。我仍坐船头乘凉。兰江微微的涟漪,试读大自然的梦呓…不过我没坐多久,因我喜欢听他们的喜闻乐见新闻,看他们各持己见的争论。待我走进照相馆时却不见他们,只丁夫人在守店。
“咦,舒舒他们呢?”我有点吃惊的问。
丁夫人回答我“舒惠忠有事先走了,大胡子和丁丁他们在暗室里放大照片呢”接着说:“你坐下等等大胡子,先喝口茶吧”她招待完我又自个忙去了。
我喝着茶心里嘀咕舒舒这个大忙人,他当然忙啦,又要上班;又要搞摄影:以系列照片说明“渔民上岸”过程;又要写文章投稿报刊登出,应学习他精明通透精神,还有能显示出多面手的才能。
“热水瓶在桌上,你自己倒哦”丁夫人的吩咐把我思绪拉回“哦”我应了一声并站起续了茶水。
“你在忙什么?”我走向丁夫人处。
“准备明天的早餐”
“怎么一大一小分二盆?”我好奇的问道。
“大盆的大儿子吃,小的小儿子吃”丁夫人看着更好奇的我先笑起来说“大儿子是丁丁呀,废寝忘食到饭要送到口边,穿什么衣服要交到他手上,还不是小孩一样”她嘴里埋怨脸上却洋溢着幸福。这情形前不久在唐向东家也似看到过,唐向东把漂亮的老婆当女儿来宠,说自己有两个女儿。他也是个忙人,也是个精力充沛的人,他摄影、画画、还参与兰溪的各大型园林设计。
令我至今还感动着难以忘怀是我儿子的婚礼:姜如良发动影友们群策群力,并分配各人的岗位负责,如叫会画画的到老屋墙上写龙凤体的“福”字,并亲自去邻县借马车等。一场空前热闹的古装马车花桥迎亲,浩浩荡荡经过兰溪古城步行街。轰动了整个兰城。拍成电视,当时不仅兰溪电视台播放;也在省级电台播放,有人看到过外省也有播放过……
当时难以言表的谢字,我在此补说一声:谢谢!
蔡荣林坎坷一生有幸遇到你们能一起玩。谢谢你们!
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时光荏苒,愿友情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