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的鲍鱼,拿来整个儿的和水豆腐一起炖,很搭;
中个的可以陈皮蒸、蒜蓉粉丝蒸;
大个的,六头、五头一斤的鲍,我没有酒楼主厨的好手艺,蒸出来总感觉不够味;
红烧呢?会生生破坏了它原本的鲜美。
眼看孩子们就要放学了,我瞅着案板上的三只大鲍,还有自个儿做的一块幼嫩的水豆腐,着急。
就那么灵感一闪,我飞快地把鲍鱼切片,和准备烧豆腐的雪花肉末搁一起,两片生姜,一点儿生抽,腌渍一下,放一点儿生粉。
开火,葱末炝锅,倒入腌好的肉末、鲍鱼,翻炒;
倒入嫩豆腐;放一点儿水,好让鲍鱼的鲜味,渗进豆腐里。
一点香芹、香菜末,盛盘。
浸透着鲍鱼鲜香的嫩豆腐。
鲍鱼裹着一点儿生粉,与柔软的豆腐亲密结合;再加上雪花肉末,味道丰美、饱满。
入口,豆腐的软滑,和着鲍鱼的幼、嫩、劲、鲜,无比美好;
鲍鱼片儿厚薄正好,即使吃货也能饱口福。
关键一点,从切片到盛盘,十分钟!
简单,好操作;味美!
娃带他同学来家里,临吃饭叫他也不上桌。
你妈妈重感冒,你爸开会很晚才回,你来一起吃吧。
孩子扭捏着说不饿。
他不上桌,一来因为第一次来不熟;二来,他可能嫌这菜也太素了:
一盘”豆腐”,一盘菜心,一盘肉末藕丝;白米饭;鲜榨果汁。
他再三推说不想吃,只喝果汁。
我估摸他爸晚上七八点还不知道回不回得来,也就不管他怎么说了,直接给他盛饭拉凳子,没再给他选择的余地。
他挑了一颗菜心,一点藕丝,一簇豆腐;
尝过一口,他勺子就麻利地往豆腐盘里,搜刮起那些白嫩的鲍鱼片儿来。
来者是客,虽然没见过这样吃饭挑菜的,大人孩子却都没吱声,五头鲍我买了四头100大元,他一个人划拉了个差不多。
周一他妈微我,说娃吵着要你那种什么片儿炒豆腐。到底什么片儿?他说好吃得不得了。
我先试了豆干片儿;
不是;是白嫩嫩的;
又试了五花肉片儿;
不是,你这个太腻了;
是纯白的了。
难不成是纯白的人造素肉?
她上了个大哭的表情。
你到底在豆腐里放了什么片儿?勾了俺娃儿的魂了啦!
我耸耸肩。这会儿也不好沉默,实话实说吧。
那个妈妈半晌没吭声:
这做法太奇葩了吧!
太奢侈了!
拿鲍鱼,还是五个一斤的大鲍鱼,炖豆腐!!!
其实,看着最不搭调的,或许是最贴合的。
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比如马克龙和布丽吉特;你都说不清谁是那鲍鱼谁是豆腐了。就是入味、入心;
虽不那么悦目,可俩人都过上了极致的好日子;
这人生,是活给自己的,还是为了别人的评判呢。
你非把日子过成花,给人家看,你死要面子活受罪,活该啊。
鲍鱼豆腐,外表朴素如常;
却蕴含着非同一般的内在高品质。
比起吃只鲍鱼那么干巴,那么庄严,那么像回事儿;
把它碎了,片儿了,混合进豆腐里。
水豆腐的柔软;鲍鱼片儿的幼爽,一搭配好到极致;
谁占了谁的便宜?沾了谁的光?说不清楚,不必在意!
岁月如歌,曾经的灯火酒绿,激情澎湃,远得连影子都模糊了,无从辨识。
只想留意眼前的煦暖、悠然,自在、慵懒,悦己悦心;
把日子过成这款鲍鱼豆腐,不在意表象的奢华,只品味生活的本真;
华丽的衣衫、豪奢的宴席,无不如过眼云烟;
入心入眼的,诗书、情谊,犹如流年沉淀而成的珠贝,镶嵌进记忆的相册;
几位知己好友,不分鲍鱼豆腐,混迹一处,熨贴入味;
按时令而小聚,苦恼、喜乐,都无须掩饰,坦诚面对;
偶尔去金碧辉煌的酒楼,消费一款昂贵的五头鲍;
那得有心情和时间,还有对的人;
日常就把大鲍拉下圣坛,混进豆腐,生猛热辣,营养、口味,一样都不少!
一盘高品质的鲍鱼豆腐,活脱脱就是我喜欢的人生:
无拘无束,舒缓散漫;
内在舒适自由高品质,外在平和淡定很恬然。
国宴菜品的最高境界,是一款清汤白菜。
我家平常下饭菜,便是这款鲍鱼豆腐。
省事,营养,百吃不厌。
我为自己改良的这款备受欢迎的家常菜而沾沾自喜。
P.S.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说明;图片二由作者拍摄;其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