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最后的三篇都是忆人。
《初中记忆》:回忆在衡阳呆鹰岭时的初中生活,校长、班主任、校医、同学,以及和同学一起抓青蛙抓麻雀的经历。初中的年纪,是一个人青少年成长最关键的时候,除了身体的发育,智力、世界观也都在那个时候形成,遇到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先生很幸运,遇到了很好的校长、班主任,周围的人在那个年代,虽然有阶级的影响,但还是善良地对待一位勤奋读书成绩优良的学生。
《传奇人物——大舅王祺》:王祺,16岁时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讨伐袁世凯、北伐战争,历任中华民国内务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党部训练部秘书,四中全会补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第三届立法委员。国民党五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王祺还是书画家,任中国美术协会理事兼总干事。这个人,是唐先生的大舅,自然是母亲家的,可惜英年早逝。
《因过兵而想起的小舅》:王德杜,是他的小舅,牺牲在衡阳保卫战,那场惨烈的战争是抗日战争转败为胜的关键战役,阵亡的六千将士里就有小舅王德杜,他当时是方先觉(国民革命军9军区27集团军第十军军长)部的机枪连连长。
在战争年代的中国家庭,是不是每家都有一位忠烈?
第二章,诺贝尔梦。
第一篇名为《我拥有一段长江》,因着在武汉的时间最久,从台湾回来也定居在武汉,唐先生非常喜欢这座城市。因为在武汉,有长江做伴。年轻时见到太阳从江上升起,曾经写下一首《长江日出》的诗,虽然两次高考落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打成牛鬼蛇神,但,是长江激发了绝不低头,绝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摘录:《长江远眺》苍茫天地间,开辟一江流,百折气未减,丘山空阻留。
恩,我也喜欢“百折气未减”。
《诺贝尔梦》:高考成绩是湖北省第二名,本来心高气傲地填志愿填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想将来有一天获得诺贝尔奖,结果,因为父亲的原因,没有一所高校录取他。从初中到高中,因为母亲来信勉励他将来做名科学家,他也有学技术报效国家的想法,整整六年,怀踹着诺贝尔的梦,一直在数理化上精进学习。绝对是个学霸,聪明真的是天赋,有的人再努力也达不到另一些人的高度,从唐家兄弟的成就来看,包括他们的父母,只能用“天赋异禀”来形容了吧。
《高中记忆》:回忆了右派班主任、物理老师、几个侨生、朱琨(同学),还有学校练钢和修铁路的事,回忆很奇怪,几十年过去了,有些事情历历在目,有些事情消失不见。在他笔下的这些人和事,都清晰地跃然纸上,犹如回到当年亲眼所见,幸好唐先生后来学了文史而不是搞科学,让我们有幸在很多年之后,还可以通过他的文字去看那个时代的人。班主任曾是一名国民党军官,被打成右派开除了教职送去改造。儒雅的物理老师,曾是母亲的同事,一生谨慎小心,到老年却家徒四壁,身后凄凉。几个印尼和马来西来的华侨同学,曾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结局却各不相同,有因病留校没考上大学,有考上北大却患风湿英年早逝。朱琨是团支部书记,在食堂从来不抢饭的人,两人私交还不错,但在高三的时候,他的团支部书记却被一个姓罗的令人讨厌的人代替了,于是,命运也就发生了变化。
人的一生,是由很多个小阶段组成的,每个小阶段的每一次选择或者改变,都让一生都发生了变化。有时候不得不用“天意”来解释。天意的意思,包含着个人内在的主动选择,以及外在的不可抗力。——今日读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