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可能是因为前一篇文的原因,后台有一些读者不约而同的询问关于选择的问题。有关于“去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有关于“是否应该考研”,有关于“是否应该换专业”。我对这些信任的态度,总是很谨慎的回答,尽量给予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对方的判断。因为每个人的路不一样,而这条人生路只能你自己走。
心理学上有一个“趋避冲突”理论,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这就是留言的读者目前的心态,这种内心冲突很常见,当你心里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时候,你需要知道几件事。
一、确定你要的。
我们都学过一个知识叫“定理”,定理是经过受逻辑限制的证明为真的陈述。因此定理一定是对的,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但是我们往往谈论的不会是一个已经定性的事物,比如我们永远不会讨论“女人可以结婚生子”,我们争论的往往是“女人要不要结婚生子?”“女人什么时候该结婚生子?”“女人有没有不结婚生子的权利”。
一句不会错的话,没有意义,因为它没有任何方向性,不能给予任何帮助。而那些有方向性的话,站在左右两边,他的对立面都是错的。所以我们人生的每个选择,从辨证的角度来看,都是错的。
但对与错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什么理由来说服自己,去走那条在别人眼里是错的路。一件事如果可以两全其美的解决,一开始的你就不会有抉择的困扰。所以当他人告诉你“这么做不好,这么做不对”的时候,想想自己要什么。你更想要“大城市的美还是小城的凡”更想要“考研后的机会还是不考的舒畅”?人生没有一条路绝对正确,唯一的正确就是你选择那条路的理由。
二、选你能承受的。
这是职业顾问常做的分析:选择A,你的利弊是什么?选择B,你的利弊是什么?如果你AB的利都想要,那么就思考AB弊,最糟糕的结果,你能承受哪一个。
就像我最近在玩一个游戏,总觉的它和整个人生很像,这个游戏叫“球球大作战”。玩法与“大鱼吃小鱼”的设定很像,不过这一款游戏更合理。小球,移动速度快,只能吃比它更小的不会动的小方块,慢慢长大后,可以吃比它小的球,但是变大后移动的速度会变慢。同时,为了更快的移动和逃走,大球可以分身成两个小球。
弱肉强食的社会,想要变强,必定要放弃一些东西,比如移动的速度;被逼到死角,唯一的办法就是分身,以牺牲一个小球被吃掉的代价,换取另一颗小球逃脱,这样你还“活着”;你可以分身好几个小球,诱惑他球至本体身旁,然后乘其不备吃掉对方,但也有可能对方吃掉你的分身后变大超越你的本体,接着把你吃掉。
人生就和游戏一样,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危险。你可以选择永远渺小,速度快,也许大球未必追得上你,但你要承受游戏结束后最后一名的失落;你可以选择变大,但你必须先要承受只能吃小方块的枯燥和变大的艰难;你可以选择变大之后保持原样,但你要承受更大的球在你身边围绕,把你逼入墙角好吞并你的恐惧;你可以选择变大后吃掉他球继续变大,但要承受反被吞并的危险;你可以选择成为最大的那个球,但你必须先忍受战胜其他球的困难。
我记得哒哒令曾经写过“一个人的出生、经历造就了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自己的格局以及做人的底线。”没有哪一个选择是一定适用每一个人的,你要做的就是认清自己想要的,做好自己该担的。
摇摆不定的时候,你多问自己一句“你能承受的底线在哪里?”“你想成为多大的球?”“你如果不变大,后果你能承担吗?”“如果你变大,中间的过程你能承受吗?”而往往此时,答案也就出来了。
三、别太贪。
有一个读者给我留言“要不要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我看到那句话的时候,脑海里回想起来的是我大学的时候压着性子刷英语六级题目的心情。满目天书,烦躁不堪,根本不用其他东西干扰,自己看两眼心思就散了。每个大学英语老师都会在第一节课告诉你“英语四级和英语六级一定要越早考过越好,因为后期英语课程结束,你连翻书的欲望都不会有。”考研和换专业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是边工作边考研,还是同时学习两个专业的知识,你的结果有很大的概率是“两头空”。
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内在动机指的是对事情本身感兴趣时产生的主动的强烈动机(考研的欲望,换专业的欲望);外在动机指的是制定以有回报的行动为目标时候产生的被动的微弱动机(努力后的反馈)。过强或过弱的内在动机都会带来低效率,并且外在动机在没有及时产生良好反馈的情况下,很难坚持。同时,在外在动机没有及时得到满足后,会引发一系列恶性后果,例如习惯性无助,即迷茫,不知是否应该坚持,不知该坚持什么,未来路该怎么走,继续回到开头你摇摆不定的抉择。而常常,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下做的事情是——放弃,接着延续目前的生活。
这是人类的通病,我们都不例外,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坚持到底最终成功的人们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我的上任老板与甲方谈方案的时候,我在一旁学到一个道理:任何事情要做得好,就很难求快;甲方要求做的又快又好,那么一定得加钱;如果做的又快又好还便宜,那乙方一定是另有目的。但往往甲方不懂这个道理,胃口大想一口吞,还不想给钱,那最后就免不了要担点风险。这个道理换到读者的问题上,也一样适用。不愿舍弃任何一个选择,那最后的风险可能是“两头空”。
写在最后
这三点相互补充。你要的明确,才能舍得果决。边界不清,模棱两可,才会选择两难。而你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知道,这条路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你是否能承受,然后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别贪心,别回头。哪怕你执意要两者兼得,也要承受最后的风险。
每个成年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