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白石篆书,总的气格宏大,境界老拙,用笔迟笨,结字古而正。
2、白石老作篆,单字多作长方形,横平竖直,得端正稳重之感。然常以撇捺斜笔破之,使在平正中形成斜向、三角等锐角关系,使整体平正而不呆板,富有变化。
3、齐白石老人作篆,用笔与结字形成了一对很好的对比统一关系。其用笔藏头护尾,迟涩滞重,非常传统;但结字长方形构成平面,横竖与斜笔与现代平面几何分割吻合,富于现代构成感觉。余概括之,曰:“语言尽传统,衣冠合新潮”。
4、李世南先生谓齐白石作画用墨很纯,一种物用一种墨相。余观白石老作篆用笔亦同此,其轻重变化有规律,即线条总体平直简正,粗细均匀,但在个别主笔、或局部线条,或忽用重墨粗笔,或精细短画,使整个作品有“眼”,醒豁,生节奏,有变化。
5、白石老作篆笔画简、直不喜繁复,其耐看耐品味处在用笔线条本身的老笨厚重,如铁杵圆抡,有裹铁直指之气概。用笔转折多用硬,如折钗股、如挽强弓,有势道力度。
6、白石老虽作篆,然则有秦汉“楷”意。即其用笔起讫多用方,得金石碑意。故其线条横截裹锋而起,顿挫蹲杵而收,生入木三分、沉稳山安之感。
7、白石老作篆有以软毫、硬毫(蒹毫)为之者,余以为以软毫者为佳。
8、白石老篆书亦时用扁笔,所谓有“楷”、隶意。然因行笔甚慢、气息厚重故不薄。
9、白石老篆书作品大字居多,然部分似以小笔作大字,起笔重而收笔时墨已干,由于控制得好,反增对比迟涩感。
10、余观白石老作篆,从根本上是运用贯穿了直白简便的书写方式和态度,即采用的是“楷”的写法(指秦汉“楷”意,即当时的隶意),也符合他从民间进入艺术的经历和追求。
还艺术于民间,还艺术于本来,平平顺顺,直直白白,简简单单、清清楚楚,坦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