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有关社会知觉方面的理论,做了个笔记。
“归因”的意思,就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已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在个人过行归因时,首先会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
内因指的是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而“内归因”,指的就是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等。
在许多情境中,内因与外因并非单独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就称为“综合归因”。
归因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一、社会视角
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用,对事情的看法也有所差异,对行为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例如,如果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指导的老师会觉得自己的教法很正确,能让孩子掌握上课的内容;但父母们会视为是自己的教育很成功,养成了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若事情的发生是与我们有关时,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例如参加比赛,若是竞赛获奖,个人就会倾向于认为是自己的努力造成;若不幸没得奖,就容易倾向归因于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是昨天没睡好;早餐早得太差了;都是那谁……打电话来,影响我心情……,让我在比赛中表现失常。
三、观察位置
人们观察事物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
例如,在教育上,父母们可能会期望孩子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并获得好成绩。但长辈们卻会认为,“”小孩还小,应该要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要给这么多学习压力,当初你们还不是都这样长大的”。
这就是观察位置的不同,而导致想法的差异。
四、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愈来愈有情境性。
小时候做过很丟脸的事,在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蛮好笑的。
社会知觉归因导致的认知误区
很多时候,人们对事情的态度看法不见得正确,从上述会影响归因的因素中我们可看出。那么,究竟有那些是关于社会知觉导致认知的误区呢?
一、基本归因错误
重视个人因素,而忽略情境原因。
个人会习惯于从自我的角度去看事情,过度重视事在人为,而忽略了成功也必须包含了时机、运气或环境等因素。
二、自利性归因
指的是“会迭择对自己有利的角度(维护自尊)来分析原因。
在“同伴与陌生人的归因比较”中,研究显示,当我们处于陌生的同伴中,若竞争时小组获胜了,与小组失败时归因相比,更多的成功,会归因于自己。而当同伴是朋友时,成败的评定会较一致。
三、迭择性規避不利情景
在这个部分的说的是,因为可能某些事让我们感到焦虑,而预先给找了个合理的理由,让自己避免伤害的方式。
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
例如,
*拒绝了解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例如疾病诊断、考试分数。
*不去尝试没有把握的事情。例如老员工拒绝新工作。
只与夸奖自己的人来往。
迭择规避不利因素外,还有一种是“自我设障”。
例如,
*学生在考试前变得更加迷恋网络、钢琴等。
万一考试成绩不好,就会将考不好的原因看做是什么事情影响所造成的。
在阿德勒的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的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会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在了解了造成归因的影响后,我们还要认知到如何避免不利想法的产生,给予自己面对问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