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说,人到中年,需脱去痴迷和眷恋,保持清醒和沉淀,不可妄自菲薄,他人的世界,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人生是一场奇妙的旅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邂逅许多人。这些相遇或许是因为命中注定,或是因为我们该遇见的人,但它们都是我们人生中的缘分。
有人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帮助,有人会以教训的方式影响你,有人与你擦肩而过,而有一些人会永远留在你生命中。然而,有些人只会让你情绪低落,所以我们渴望找到一个真正了解我们的人。
廖一梅在《柔软》中说:“每个人都很孤独,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这了解是什么呢?即灵魂相似,灵魂的知己,不容否认,这便是人生最好的相遇。但通常情况下,事与愿违,知己难求,不如顺其自然,或许,不在乎他人,不依赖他人,独自生活,方能不失分寸和自我。
莫言先生曾说过:“我们年轻的时候,常常冲动,不顾一切地去追求那些我们认为是爱情的东西。但当我们变得成熟的时候,我们会明白,放弃一些东西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与我们灵魂相通的人。最终,我们会发现,唯一与我们契合的只有自己。
只有在思维清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意识到痴迷和眷恋的不理智。我们必须沉淀自己,认识到人生无常,孤独的路途永无止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自我救赎,接受生命的喜怒哀乐。
正如三毛所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人生是一场经历,需要我们亲身感受。无论遭遇何事,最终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在有限的生命中走出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珍爱值得珍爱的人,明辨是非,自我调适,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景象。
像季羡林先生在《悲喜自渡》里所写的:“在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孤独的旅程,若不懂得沉静心灵,不懂得爱护自我,那么这漫漫路途也将充满辛酸。
虽有人或许助你于琐事,人生之途终需自行踏,自己的命运需自己努力掌握,一切困难应自己克服,人生变幻莫测,唯有亲身经历,乘风破浪独行。
自己的人生,忧喜相伴,他人无法干预。这是我们心中最清晰的认知,也是我们生命中的坚定。生活的滋味,自然如水,感受自知,忧喜自领,别人难悟其意。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也曾道出:人生的本质在于,活着就别对别人抱有太多期待。我们总想找到一个可以分享痛苦和忧伤的人,然而,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痛苦,在别人眼中,仅仅是一片尘埃。或许,成年人的孤独,就是自己悲喜自渡,化悲愁为诗篇。
人生在世,自当自立,勿让他人承担过多的重负。也许,他人同样身处逆境,唯有内心的勇气和力量方能真正解救自我。自救之道,在于抛却烦杂的思绪,以绝对清明的头脑,追求自我提升。
余生要活得清醒,接受顺其自然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要尊重自然。不要强求,要保持一颗暖心,知世故而不受世故所累。历经磨难,我们依然能保持天真,即使人生不尽如意,也不会像明朝散发的扁舟一样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