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一个名叫上帝的隐形人,每逢考试结束,他走到任何一个校门口,都会看见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讨论战况。
“王钢蛋,你复习的那么卖力,这次发挥得相当不错吧!”
“哪里哪里,不行不行,这次算完了,很多题都陌生,全是瞎蒙的啊!”
发榜之后,全然是另一番景象。
“哎!钢蛋,你这人虚伪啊!口口声声说自己没考好,结果照常拿第一,真是够狡猾!”
“我……我确实觉得没考好啊……”
钢蛋百口莫辩,没人体会到他的有苦难言。
近乎残酷的考试制度让中国的孩子们打小就自创出了一套解压心法。
很多时候,某个孩子对另一些孩子说自己发挥得奇差无比,倒并非有意骗之、愚弄之,即便真的是骗,多半也是心甘情愿地骗自己。
是的,压力与竞争让他或他们学会了一种悲观预设:先假定情况是极糟糕的,最好将自己都蒙混过去,使期望值一落千丈,最终结果哪怕稀松平常,也能因这种心理上的差值,难得地享受到一点快乐的感觉。
老话讲:捧得越高,摔得越疼。孩子们天生灵性,擅举一反三,自创发明出了:压得越低,升的越嗨。
2.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乐极生悲”“知足常乐”这些都是无奈与遭罪培养出的民间哲学。
当然,你可以用“取法乎上得其中”指出这种心态,可能对结果产生的负面影响。然而,结果是什么?结果不仅是客观存在,同时包含着主观满意度。
悲观预设哪怕真的导致客观结果更烂(仅仅是种可能,还要忽略掉轻装上阵的正面效果),但这种预设不得不承认,可以提升结果中的主观满意度,前提是,自己真的信了。
一位农家父亲在高考前跟儿子讲:虽然你平时成绩不错,但考试本身变数就很大,所以考试时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能考个专科院校,咱们就保本啦,当然,能上个普通本科,咱们就赚啦。
一位慈爱的母亲跟女儿讲:妈妈不图你嫁入豪门,大富大贵,只愿你快意喜乐,平平安安。
甭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都不得不称颂这样父母的伟大。
更加可喜的是,谎言说了一万次,自己都信了,哪怕这对父母出言时是违心的,但天长日久,不免也给自己洗了脑,导致儿女哪怕真的上了专科,嫁入平凡人家,自己也不会觉得发堵,毕竟遂了初心。
这个过程,想来奇妙。
3.
我认识一位开明的太太,年过半百却常保青春,在岁月面前完美地展现出心态的尊严。
然而他的丈夫确是个不甚成熟之辈,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动不动就要给家人添堵置气。
那位太太却总能做到云淡风轻,那份常挂在脸上,生发于内心的幸福笑容也是不掺假的。
邻里诧异,不得其解。
久观之,发现还是从孩子那里抄袭到了自我调节的法门:事先就做好了悲观预设。
这样是比较无敌的,相信哪怕有天,二人离了婚,那太太也能泰然处之。
问其原因,她可能会笑答:天地万物,入眼即为有,亦或是一切都未曾为我所有,既未曾拥有,便谈不上失去。
你再问,她再答:世事本身就变化无常,改变永远在发生,既然能接受两个人从素未相识,变化成了鸳鸯眷侣,那怎么能任性撒娇地不接受:两个人又从鸳鸯眷侣,变化成了最熟悉的过客呢?只接受之前的变化,而不接受之后的变化,就不算为这多变的人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听闻此理,总能让人想到一种态度,关于友谊,这个同样有意思的东西。
老话又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其实这同样有悲观预设的小聪明在里面:先把你送到千里之外,你往回动一下我高兴半天;免得跟你脸贴脸,你翻个身我就容易凑你屁股上。
这样想来:“他人即是地狱”这种悲观败兴的话,反倒隐藏着一种更有底气的乐观。
地狱里面给你包点饺子,你会高喊:谢谢管教!天堂里面但凡上了一盘青菜,便坐地大哭,像个受气的娃娃。
一个是须勤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个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前者牵挂得狼狈,后者玩的愉快。
4.
一个杯子灌满了水,洒出一滴都是损失;空杯子放外面赶上中到大雨,雷霆雨露也俱是天恩罢。
爷爷生病住院,我与父亲陪床照顾。
隔壁的病友听闻我家琐事不断,隔三差五被生活玩弄,不免生发怜悯感慨外加一点幸灾。
然而父亲却不小心打破了此人的情绪,一句“都他妈麻木了”大有“我乐意”的优势在里面。
多难本身未必兴家,它改变的是人的心理预设。
如果抱定一种“好是应该,坏是意外”的执念,那估计这辈子都没个好。
但凡有幸早点见识到日子的荒谬与不仁和不不仁,培养起“坏是常态,好是涩泼瑞”的心态,收成自然也就大大的。
童年的某日,去地里给父母送水,见二人暴晒于晴天烈日之下,心中顿生悲悯之前。
晚间的饭桌前,刚要抒发一句类似“唉,你们真的太苦了,这一天天,忙得没个人模样”的感慨。
哪知父母抢先一步,一句“啊,每天过着忙日子,晚上还有机会吃点好吃的,喝点小酒,真他妈爽啊”顿时打散了我的矫情。
哪有什么本应该,只怪尚未学明白。
End.
开白等事宜请给我的经纪人bingo_发送简信。(注:这个不是微信号,点击蓝色字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