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
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孕育了优秀的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此生不悔生华夏,来世还生中华家”,这句话出自B站一位年轻人的评论。而使得这位当代年轻人能够抒发出如此荣誉自豪的感慨的节目,就是前段时间大火的《国家宝藏》。这档央视全新策划的文博类节目,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全民观看热潮。它把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再一次聚集到人们眼前,让这些国宝在传统日趋衰落的今天又重新绽放出各自的光芒。
同时,节目的播出带来的不只是收视率,还推动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据了解,全国博物馆参观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尤其是节目中的九大博物馆,客流量更是激增。这意味着公众将目光更多的放在了这些凝聚祖先智慧、魅力无穷的宝藏中,更多的回归了传统。
《国家宝藏》这类节目的播出,使得国人对国产节目的信心大增。这证明了我们并不是只会一味从国外引进版权,并不是只会抄袭剽窃,我们也可以制作出有着高质量高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节目。
青年们,不要每天只是追番追日漫追美剧,我们也可以追追文物,探寻探寻历史,被前人的智慧折服,未尝不是一番风味。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沉寂了300年的小诗――《苔》,一夜之间被拉开了历史的面纱,一时间,“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变为文化主流。
继《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爆款文化节目后,“把古诗唱给你听”的《经典咏流传》又引发现象级刷屏,爆发出巨大能量。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经典咏流传》一开播便获得了大量好评,节目中的歌曲刷爆了各个社交媒体,并且在多个音乐平台上高居榜首。节目播出后不久就在豆瓣斩获了9.4的高分,创文化节目新高。同时,还引来了台湾媒体,以及美国侨报网的大篇幅报道和关注。一时间,社会上广泛掀起了“唱古诗”热潮,致敬经典。
这档节目大火的背后是媒体制作人们在“坚守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这其中,能引起全民关注甚至让众多年轻人参与其中的,少不了邀请当下大火的明星来歌唱经典,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和那些不为常人所知的作品用现代音乐重新演绎,确实会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那些优美的旋律,也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但究其根本,若没有经典没有传统的支撑,节目的内容何来,底蕴又何在呢?
在这些文化节目节节飙升、引发全民热潮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这都是传统的力量。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背后深层次的根基,才在当代孕育了它的果实的诞生。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关注传统,央视在用行动积极响应,而国人也在用一己之力为振兴传统而努力。就在当前召开的两会上,17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希望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式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表示:希望经典走进校园。这是传媒之幸,传统之幸,国家之幸。
感谢先人,留给我们如此瑰丽的文化宝库。我们理应传承这些难以超越的经典,让其在今日发光,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世代受益。我也愿意拼尽毕生气力,希望可写出可望其项背之作。
重视经典,回归传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却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