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来回呼啸,带来的噪音充斥着我的耳朵。我伸手关上了窗。
身边的人在开着车,车里放着五月天的音乐。后座坐着一位母亲,一个小孩倚在她的身边睡着。车在道路上奔驰,路不知道蔓延到何处,前方的景象像是扑面而来,却又穿过我们的身体,等待着下一辆车的到来,窗外的景色也一直往后退着。是我们离开了那些景色,还是那些景色离开了我们,让人分辨不清。
后座的孩子醒了,两只眼睛迷糊着,来回打量车内的环境。小孩在后座尝试移动,似乎是许久的睡眠使他的腿脚有些麻木。他身边的母亲被吵醒了,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孩子,然后继续闭眼休息。我听到了后面的动静,却不想将目光移过去。不知从何时起,我就不太喜欢小孩,尽管我知道,自己本就是从小孩阶段过来的。
我为什么不喜欢小孩,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身边相识的人总是对小孩子抱有好感,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小孩一哭,便似天塌了,地陷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来让哭着开心,却在旁观者的眼里显得有些滑稽。这些故作滑稽的动作和语言,最后立足的对象都是那个哭泣孩子。
对,那个不停哭泣的孩子……
车开始减速,窗外的景色变化预示着目的地就在不远处。无人的街道开始出现行人,不再冷清,叫卖声络绎不绝,穿过玻璃闯进耳朵,给车里带来了一丝新意。新鲜的事物总是能引起小孩子的关注,不管是小摊上的糖人儿还是挑担上的糖葫芦。
小孩儿想要,却见而不得。和母亲讲述诉求,也不被允许。自然,便动用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哭
车的空间不就不大,尽管放着音乐,哭声一起,就像是平静水面上猛地砸入一颗石头,激起一道又一道波浪,小孩的母亲手足无措,只能答应小孩的诉求。嘲弄的是,小孩得到想要的,马上停止了哭泣,就像是一首歌还未放完便戛然而止,突兀不已。这些画面在我这个旁观者眼里,又像是一场滑稽表演。
小孩很难使用过于复杂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他们涉世未深,不懂城府。却天生就能趋利避害,在摸索中找到有利的方式,久而久之,这便脱离了原来的性质,转为了工具罢了,比如“哭”。哭闹着要求某件事情,未被满足就嚎嚎大哭。直到被诉求者被烦的受不了了,无奈妥协,眼泪与哭声就瞬间停止,恍若奇迹一般。
想到这,又不免跳脱到了当世。趋利避害自然是从初生时就刻入骨子里的。而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又落入了孩提时善于用“哭”的轮回。只是成年人总不能像小孩一般无赖,只能换种其他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总而言之,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在未达到目标时,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优势,甚至加大这个优势。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可以获得些什么,所以愈演愈烈。
车到达了目的地,车窗外的新鲜玩意更多了。我想着这些新鲜玩意又该引起小孩的注意了。后座传来了那位母亲的拒绝声,小孩又哭了。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