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阳明哲学》,思考王阳明。
孔孟中庸性善,老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程朱理学纷争,王阳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
1.默不假坐,心不待诚;
2.良知,天理即良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知行合一,知与行,合二为一;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
4.行的明觉,行的省察便是知;知,闻且之知,德性之知;
知行合一
1.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就是所谓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2.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始,知善知恶是知,好善恶恶是行;
3.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大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也,近人就是明明德,欲明其名德,必先亲民,然后及与物;
5.人能将厉害荣辱生死祸福置之度外,一切都是直道而行,事事都会义之与比,便自然能够触之不动;
6.敬畏与洒落,不期满你的良知,便是敬畏,稳当快乐便是洒落;
7.心中无挂碍,凭良知而行,人人心中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