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里,处暑已过,预示夏天已经过去,秋高气爽的日子即将来临。然而迎来的却是秋老虎,背个包走两分钟的路,后背就已被汗水打湿。
突然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回忆一下关于小时候“纳凉”的故事。
我家有一张竹床,大概50厘米宽,仅能躺下一个人,老爸说那是爷爷当年花5块钱买的。我哥我姐都是在上边长大的(他们比我大一轮),后来就我用。夏天热,没有空调,我家出门有一个门lou,一阵过堂风来,很是凉爽。门lou里有两张一米多长几百斤重的石头,一到饭点,邻居就陆陆续续端着碗出来。去的早有座,去的晚干脆蹲着,也不影响心情。吃饭也拉拉家常。邻里相处,你吃我几个饺子,我分你几个馒头,再讲个笑话,哈哈一笑,一个闷热的中午就过去了。这该是农村才有的样子吧。
吃过午饭,各回各家睡午觉。老爸这个时候就会把那张本是青色经过这么多年已经被汗渍浸润成深黄褐色的四角用铁丝各种加固中间又用专门削的木衩支起来的竹床搬到门lou。我躺在上边,老妈在一旁摇着扇子……后来有了我妹,竹床又成了她午睡的地方。
到了晚上,这张竹床会出现在庭院中间,是属于我和我爸的,我妈在屋里吹风扇。其实吹风扇也一样热。床小,老爸只能侧着身子躺下,记得好多次,老爸给我喷了一遍又一遍花露水。等大半夜我睡着了,再把我抱进屋里,老妈才在上面躺一会儿。后来盖了房,那张竹床被放在储物间放杂物。现在还在。
我不常在家,就把空调装在爸妈房间。但因为是平房,白天一晒,到了夜里余温迟迟无法散去,蒸笼一样,空调要开好一会儿才有凉意。我爸会在六七点钟太阳刚下山的时候在房顶撒一层水降温。到了八点,水早干了,水泥顶也不热了,就拿两张那种早前竹苇编的大席子铺在房上,我们一家四口躺着说说话,看看黑夜里稀疏的星星……凌晨五六点,露水初现,湿气比较重,我们再回房睡。
夏天虽热,但我还是喜欢夏天。可以玩水还可以赚钱。
小时候家后面的那条河还很清,偶尔有小鱼游过。妈妈们在上游洗衣服,我们在下游洗澡。排着队一个跟一个扑通扑通跳下去,再扎个猛子,贼爽。我们还挖了一条竖直的沟,可以顺着沟滑到河里,每次谁去的早就先往这条沟上浇水。水和黄土混在一起成了泥,特别滑,不磨屁股。更多时候我们中午不睡觉,偷偷跑到河里洗澡,一个个晒得泥鳅似的黑亮黑亮。等玩够了就在旁边的杨树上绑上吊床,听着树叶的沙沙声,吹着小风优哉游哉睡上一觉。等到了饭点再回家,尽管免不了老妈的一顿臭骂,嘿嘿一笑跑开就完事了,明天继续。有点遗憾的,是我竟没学会游泳!
最烦就是停电的时候,不扇扇子吧有蚊子,扇扇子吧稍微一停就热,好在夏天又是蝉出没的季节。白天我们可以在杨树林里捉知了皮,天擦黑,我们再去树林里捉知了。你要顺着树根找,这个时间它刚刚从洞里钻出来,爬不高。等到八九点,就在距离树根1米高的地方找,也可以高点,难免有漏网之鱼。从六点到九点,是树林里人最多的时候。各种手电筒忽明忽灭,再来点音乐,就是乡村版树林disco了。
十点后,人们陆陆续续回去睡觉了,这个时候再找那两个位置就少了。可以往再高点的地方找,很容易找到刚蜕皮的知了,也是最嫩的。赶快回家油炸一下,撒一点点盐,保证你吮手指。那些没蜕皮的知了泡在水里,第二天早上五六点会有人趁凉快来收。一毛五一个,多的时候能卖二三十块钱哩。一个夏天我能有三四百块钱的收入,这是一笔巨款。有时候不卖直接炸了吃,同样是撒一点点盐不加任何佐料。记得很搞笑一件事,我妹小的时候,我们把刚炸好的知了去了腿递给她,她抓起来就往嘴里塞,再唆一下手指头。那样子可爱的很嘞,逗得一旁人哈哈大笑。过几年等她长大点再给她吃,是拒绝的,她说看着好可怕下不去口。完全忘了儿时那么喜欢吃。
老妈说知了是世上最干净的食物,三年才出一个。后来据说村里为了提高村民的收入,进行了一系列改变措施。我不太清楚是否提高了收入,我只知道那条河慢慢变窄、变臭,后来干脆干涸,只在下大雨的时候存点水。河道旁的杨树砍了被人们开了荒地。昔日一到夏天知了就渣渣叫个不停,现在也少了很多。因为盖房,那个门lou也拆了,邻里走动被一扇大铁门隔开后也越来越少了。我家的房上又加了一层,即使再炎热屋里打开空调一会儿就凉快了......
我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不好,只是觉得儿时的夏天,那些纳凉胜地变没了。与其说是纳凉胜地,倒不如说是快乐越来越少了。但我仍相信渐渐消逝的童趣必将通过另一种方式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