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日,冬季的第五个节气。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的意思。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也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但北方素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一说。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恰在三九前后,故被认为隆冬最寒冷的时候。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天寒地冻的表象之下,已然涌动着万物复苏。


1、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

热归塞北,寒来江南。小寒时节,大雁感知阳气已动,开始向北迁徙。

二候:鹊始巢

天寒北风至,喜鹊会在树上向阳搭建窝门。

三候:雉始鸲

早春将近,雉鸠为求偶鸣叫。


2、小寒民俗

戏冰

我国北方地区,入冬之后天气寒冷。

河面结冰,冰上行走皆用爬冰。冰面特别厚的地方,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上竞走的。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古人会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腊祭”取意有三,一是不忘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吃糯米饭

在广东,小寒这一天早上要吃糯米饭。糯米饭配上炒香的腊味。“腊味”是煮糯米饭必备的,一方面是脂肪含量高,耐寒;另一方面是糯米本身黏性大,饭气味重,需要一些油脂类掺和吃起来才香。


3、小寒诗词

小寒节有感

明·黄佐

雨霁风恬始见花,野梅含笑正横斜。

红芳此后周千里,绿树仍前荫万家。

寒日自能明蔀障,轻雷应为蛰龙蛇。

老来衰惫偏多感,时有新诗纪物华。


雪意(试贵山书院诸生题得先字)

清 · 洪亮吉

严凝楼阁杳难眠,是处林峦戛暝烟。

飞霰乍飘孤屿外,重阴欲酿小寒先。

光埋高下三更月,云黯西南半壁天。

不是官斋望偏切,欲凭盈尺卜丰年。


望月婆罗门引·元夕

金·王寂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

蛾儿雪柳风光。

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

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

蜡梅香

北宋 ·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

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

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小寒节有感

明 · 黄佐

雨霁风恬始见花,野梅含笑正横斜。

红芳此后周千里,绿树仍前荫万家。

寒日自能明蔀障,轻雷应为蛰龙蛇。

老来衰惫偏多感,时有新诗纪物华。


寒夜

明 · 李以龙

时节小寒过,林塘细雨来。

不眠知夜永,多病惜春回。

衰骨频欹枕,愁肠不遣杯。

邻鸡无意绪,钟漏递相催。


鹧鸪天

宋代·周紫芝

读尽牙签玉轴书。不知门外有围蔬。

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书在石渠。

微雨后,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

不须更问荆州路,便上追锋御府车。


小寒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与崔千上吴幼更访张抵之别业

清初 · 王邦畿

僻径当深树,衡门带晚烟。

菊残初腊雪,香暖小寒天。

古意谁将复,幽怀世莫传。

隐居乐朋好,容易过年年。


旧年近暮,新岁将至。抖擞一身寒气,穿越春光前的凛冽,心向温暖,静待春归。

小寒已至,暖春还会远吗?请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岁月温暖,依心而行。

愿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恰逢其时。

更多内容可关注公众号与书屋,一个关于读书的小屋,我是小兑,期待和你的相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