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对话教学论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语言形式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中严重存在着教师课堂话语权独霸现象。教师的这种课堂话语独霸权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着。一是教师独霸课堂话语权,不给学生一点质疑的机会和权利,教学过程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二是学生课堂话语权有名无实。教师并没有赋予学生真正的课堂话语权,只不过是象征性地提提问,引导学生按照教师自己的预设好的,没有一点个人思想自由和想象空间的笼子里。在教师的课堂喧嚣声中,学生成了阅读中的“沉默者"和“失语者"。
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必然 会自我为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就必须废除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代之以平等对话。
2.国内在对话教学典型案例
(1) 国内典型案例
在古代最为典型的对话教学思想著作首推《论语》。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尽管“述而不作",但其言论集《论语》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被认为是对话教学的典范。
作为孔子与学生对话教育典范的《论语》,记载了许多对话教学的例子。
在《学而》篇记载: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是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这算可以了。但是不去贫穷乐道,富裕而好礼的人。"子贡又问:“《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出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讨论《诗》了。"
这是一段典型的对话教学案例。在师生的对话情景当中 ,孔子启发学生子贡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子贡由二人的对话联想到《诗经》中所讲的对美玉进行不断切磋、琢磨 的观点,即对同一个问题的探讨在“可也"的基础之上还要进行精益求精的追求和探索。孔子非常晚上子贡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并提出学习者“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学习品质。在这段对话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是在师生对话当中生成的,在对话情景当中不进了学习者的发展。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活动,学习主体获得了知识的建构和人生的智慧,进而实现了对自我的塑造。
孔子的对话教学创设了一种平等、自由的教学情境。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注重拓展文化视野,强调礼仪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常出租一种跃跃欲试、尽力而为的探索状态之中。在《侍坐》篇中,所呈现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在鼓瑟声中展开的,教学环境较为宽松、自然。老师首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志向,并请学生们畅所欲言。其教学的内容寓于诗歌礼乐当中,教学的形式是师生之间平等地对话交流,教学的主旨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教学氛围自然宽松,不着痕迹。
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和谐自然的师生关系。
孔子的语文教育过程是一个充分调动学习者主动性和创造性地语文教育活动,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对话教学思想,其理论和实践都为语文对话教学提供了优秀的典范。
(2)国外典型教学案例
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思想:
雅斯贝尔斯把教育的基本类型分为三类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他认为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从教育的意义上看,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真理竟一无所知。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这是苏格拉底“催产式"的教育原则。也就是说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这不是发挥学生凭偶然机会和一时的经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才能,而是使学生在探索中寻求自我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式的教师一贯反对作学生的最大供求者;教师要把学生 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对位。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关系。教师有自知之明,并要求学生分清上帝和世人。
对话是探索真理和与自我提升的途径。
苏格拉底的对话是他生活中的基本事实:他经常和手工艺匠、政治家、艺术家、智者与艺妓讨论,他像许多雅典人一样,将生命消磨在街头、集体、运动健身房和餐宴上,这是一种与每一个人对话的生活,但这种对话对雅典人来说是极其新鲜而不寻常的:一种在灵魂深处激动、不安和压抑的对话。如果说对话是自由不羁的雅典人的生活方式,那么现在作为苏格拉底哲学的推理方式则有所不同了。因此,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只有了解事务的本性,才能获得真理。
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视线。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
三、对话教学所必须的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学习就是同交了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学习是由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伙伴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构成的。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