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小札记》
“长篇散文”纪实版
作者:徐志海
题记:
静下心来的时候回眸思索,想写一本以“回乡偶书”为主题的集子,记忆一下时过境迁的日子。
曾经深切的读过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却仅仅只了解了局部的意思。现在再次翻开《回乡偶书》的诗句,字里行间中自己已是诗境里的人。在老家我没有白发苍苍,然而我被孩童错觉的有一种反而自己是外乡人的感觉。试想多年以后,我再次回老家时,是不是已经风烛残年?是不是迷失了自我。
我的《回乡小札记》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不同。《回乡小札记》是我多年来想要写的文字,才学疏浅的我愈想老家愈想动笔急于书写。当我提着行李飘海在自己记忆里的时候,我开始怀念老家怀念童年那块生我养我的血地。
我背井离乡时间太久了。从2002年秋季十六岁到2016年秋季三十三岁。时间犹如一条线,牵引着我的童年与少年。故乡犹如剥离母体的脐带,把我紧紧的牵连。牵连这条线长满了青苔,在时间的光晕里长大和消失。怎样弥补丢失的过去呢?奋笔疾书。
我想老家啦。在我的心目中设计了好多次回老家时的场景。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发小玩伴。有许多问候和关切的话要说。突然感觉要说的太多,又觉得说的多了会失去我原本所要表达的初心。
正文:
(一).《老家帖》
1.《麦忙》
布谷鸟的一声声鸣叫,把我牵引回老家麦忙收割的记忆里。
那是九十年代。我们姊弟抱屈赖床,谁也不愿意早起下地割麦。晚上蚊子一大把,咬的人睡不着,总是感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被叫醒去下地干活。姐姐抱怨我们姊弟是一个绳子上的蚂蚱,怎么也逃不开这炎热的夏季。于是割麦成了我们绕不开的话题。不情愿下地干活也没办法,在农村收获的季节老少皆被调动起来。
大清早起来下地,天气还算凉快些。三大大带头,三娘随后。我和姐弟三人踌躇着,走在村西头通向麦地里那条宽阔明亮的土路上。肉黄色的麦子熟了,向我们摇姿招手。一阵热风吹来,天空变得瓦蓝起来。
收割麦子,原本是件欣慰喜庆的事情,可是炎热的天气,让我们一家人有些辛劳抱怨。那个年代,农村不发达,没有收割机。既是有,农村消息封锁也不知道,同时也雇佣不起。
我们姐弟三人在父辈的陪同下,下地割麦。那时候我们带着剪刀,恣意麦场。姐姐割的认真,我割的快弟弟割的慢。我们听着三大大讲“聚宝盆”的故事。那时候我有一个梦:天空很净,没有沙漏。瓦蓝的天空下有一个孩子望着肉黄色的麦子,倾听:小桥、流水、人家、金山、银山、聚宝盆……………小时候我爱幻想,源于天性里的孤寂。
已经记不清,我们是如何奋力收割了,只知道辛苦是相当然的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十堰的天空和老家的天空不一样,收割麦子的季节总有些许的时温差。
深夜里我从记忆里走来,带着烟熏火燎,带着苦涩惬意。思绪里粘合着些许乡音絮愁,回老家的滋味悠然心头。
2.《老家赋》
前些年我写了些关于“老家”的诗文。今天我把它们扒出来晒晒太阳,好让这些文字有一个好的归宿。也让我自己有个回老家的清晰感觉。
《老家》
孩子,这是你的老家,
你不要嫌弃她,
曾经她受过风吹雨打;
孩子,若干年以后,
你已长大,
你一定要去保护她,
因为没有老家,
就没有牵挂,
没有牵挂就没有爱。
孩子,你记下,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老家,
尽管她不曾给过你什么,
因为有家就有爱,
有爱的人们才强大。
孩子,这就是我们共同的老家,
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她,祝福她。
这首诗中的“她”就是“老家”的意思。为什么我这样写,又要去保护她呢?
这是(去年)2017年夏天,我回老家的时候写的。当时我看到了一个小视频,视频里讲的《陈真》和《霍元甲》的故事。特别是那里面的歌曲,让我一闭上眼,主题曲的旋律激荡我心怀。那第一句铿锵有力的粤语旋律————“孩子,这是你的家”节奏瞬间让我毛细血管张开。全身犹如激扬澎湃的钱塘江潮水,骤然沸腾起来。听着粤语,感受那九十年代的气氛,激荡起我对老家的思念。
老家是怀念童年地域的场所,老家是一个有很多温馨感觉的场所。老家是温馨的。“家”字一个宝盖头,能够畜养牛羊,植被河水溪流,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地方。有许多人的牵挂。老家,有太多的缘由;老家,是一个背井离乡人的归宿,心灵上的港湾。有家,才有伟大的梦想。
东方的启明星亮了,我看见我的老家在严陵河东,贾宋街北。徐营村中的院子里,杏树开花了又结果了,门前的榆钱树上的榆钱鼓鼓爪爪的又零零落落的,羊群里的羊仔长大了又稀疏了,油菜花黄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又枯萎了。
我爱我的老家,更爱我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因为我在那里长大,父辈在那里生死存亡过。老家赋予了我一种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却融汇在我的骨血里。
3. 《祖辈》
祖父是我们整个家族中的“守”字辈,我的父亲是“炳”字辈,我和我的几个堂兄弟是“志”字辈。
祖父辈,兄弟俩人。听老一辈的人们说,我的祖父是老大,小名叫“大宽”。祖父的弟弟叫,“小宽”。由于,祖父的弟弟小宽是民国政府的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手枪走了火牺牲了。听说还得到民国政府的国葬待遇,好像还是青春年少的十七八岁光景。
据说祖父在民国时期是做“烟土”生意的,后来建国后被划成成分不好的人,关了一段时间。不管怎么称呼我祖父的本领,我都觉得祖父挺有自己的营生本事的。
我的父亲是父辈中的老大,他有两个弟弟,和四个姊妹。我的四个姑姑她们都很亲我,也都很照顾我们这个大家庭。都说“嫁出去的姑娘犹如泼出去的水”,我的四个姑姑可不是那样对我们这个家不管不问,而是争先恐后的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着想,还操碎了心。
“姑妈姑妈”,就好像妈妈一样爱戴我们,爱戴我们几个堂兄弟。农村人都知道姑表亲特别的亲,犹如亲兄弟互敬互爱。
我二爹家,三个孩子。大哥二哥,我娇姐姐。三大家,我有一个姐姐和弟弟。
我是个从小就失怙的孩子。父亲三岁离我而去,妈妈是个哑巴中的憨人。父亲去世以后,同时妈妈也被迫远离我家。自此我受奶奶深恩给养一年后,奶奶也离世了。我给养行走在两位叔父家室之间,以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期,一轮一年生活着。
自小被贯穿了“把我养活到十八岁就不管了”的思想,所以我没上几年的学,但是我还是初中毕业了。二零零二年我周岁十五,夏末秋初之际,我从老家贾宋坐货车到洛阳转车到焦作杨磊镇,在三大大那里住了一月有余后去了北京当了保安。
剪不断,理还乱,许多往事涌上心头。心像无根的琴弦,飘荡在无处安放的半空中,需要光和热。想吸根烟,把心头的事再捋一捋。
4.《思乡赋》
回老家看看,是我一个游子每年最大的心愿。早在2009年春节时期我在深圳过的,那个时候我就特别特别的想家。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一个大男人家,还天天想家,让人笑话。羞于启齿,无以言表。
为啥想家呢?因为,家最温馨。家最能体现一个集体团结、凝聚、赋能的地方。有家才有梦。有家才有希望。有家才不会孤独迷失方向。有家才会有爱,才不会被别人欺负、小看。有家,是很温馨的存在。有家,才是梦想起航的终点支柱。所有家里人的微笑,都是拥有家的人的财宝。回老家才是真的重要。
现在,我在十堰m城安下了新家,虽说物质上无所求,可是回想当年在深圳的时候,我把回家当成了“一年再等一年”的奢望之事。
在深圳的时候写了两首诗,是关于回老家的文字。
《一月相思牵》
鸿雁传书,十五夜;
点点思绪,念万千;
月影照我,如水间;
晚风吹过,把心串;
远方的离人啊,何时还?
几时梦里?故乡圆。
几时唤我?小名三儿。
月圆寄思迁,月半卷衣衫;明天回家还。
却知前途难,只有十五夜,一月相思牵。
我的思乡之念,那时候不能千里共婵娟,只能寄月相思,让月老给我的思乡情怯牵引到故地。
《思乡》
我站在柔风的夜空下,
星星一眨一眨给我说话,
遥望远方的家,
此时月色光芒飒,
把思念拉成长长的河,
心是蓬勃的水杉树,
树影慢慢的爬上了家乡的墙,
孩提时候想,
长大后到边疆去站岗,
蓝绿色的米彩装,
腰间还挎着一把枪、
而如今的我,
为了心中的理想,…………
先前的理想都成了古迹,
现在的理想化成了先遣力,
渴望,渴望……
可是只有现在我空空的想,
把思念拉的长长,长长……
河水常年流啊流,
流不尽我思乡愁,
十五的月亮年年十六圆,
团圆的日子是年年今年等明年,
渴望,渴望……
已化做力量!
是啊,“团圆的日子是年年今年等明年”。那时候,我感觉老家离我很远。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然而无疑,我是背井离乡的莽撞汉。
2018.6.15写于湖工职院
2020.8.5修改于锦绣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