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汀阳,节选自《第一哲学的支点》
“哲学已死”,据说是这个时代最有见识的科学家霍金这样说,“因为哲学家没能跟上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发展脚步。”霍金对哲学的这个严重批评既是真知灼见,但也是对哲学使命的误解。
假如人们想要的只是关于万物原理的哲学,也就是基于事物存在论的形而上学或知识论,那么霍金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并非科学家的傲慢。
众所周知,哲学先于科学想象了关于世界的知识,哲学的想象力为科学提供了许多重要甚至必要的形而上假设,比如说,可以明确定义的个体、齐一原则和因果观念等等,尽管这些形而上假设未经证明,却居然对于知识一直管用,不知道是不是人类碰巧猜中了造物主之心。
后来,哲学对于科学的帮助就日趋式微,现代哲学提供的各种知识论观点,无论主观论或是实在论,无论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如此等等,对科学再无实质帮助。无论采取哪一种哲学观点去看世界,科学定理都不会因此有所不同,可见哲学观点对于科学定理并不是一个有效或必要的变量。
尽管科学家往往声称偏爱某种哲学观点,但只是哲学的偏爱而已,一个唯心论科学家和一个唯物论科学家所发现的科学定理并无二致。霍金完全有理由认为,在认识自然这件事情上,哲学毫无建树。唯有科学才是关于物的世界之有效知识,而哲学不是。
但是,霍金的批评对于哲学的可能性而言却是无效的,哲学对物的世界无话可说,不等于对别的问题无所思想。正如维特根斯坦的发现:科学说清了各种事物,可是生活问题尚未触及。这种理解比霍金的看法深刻得多,显然维特根斯坦对生活问题深有体会(霍金却未必)。
既然事物的问题归属科学,那么,哲学只能思考在事物概念之外的问题。对于讨论物的世界的哲学家来说,这是个令人失望的消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放弃关于物的世界的形而上学问题将使哲学如释重负。
如果在广义上使用“存在”概念(不限于实在,也包括精神之在),那么人至少存在于四个世界之中:一个是由物组成的世界,即自然或物理的世界;另一个是语言的世界,由语词、语句和语法组成;再一个是所思的世界,由意向、观念和意象组成;还有一个是事的世界,也就是实践或行为的世界,由人所做的所有事情组成。
对于人的存在,这四个世界同样不可或缺。每个世界各有各的问题,但并非所有问题都能够成为哲学问题。被误认为是哲学的问题都基于事物的概念,包括关于物的世界的形而上学、知识论和语言分析(慧田哲学公号下回复数字该题讲座)。这不是说,不能以哲学的方式讨论事物、语言和观念,而是说,哲学问题扎根在事的观念中而不在物的概念中,我们可以从事的观点去分析物、语言和观念。
在告别关于事物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对物的观点有个比较公正的说明。在事物的观点产生出可疑的哲学问题之前,事物的观点本来只是语言—逻辑的观点,而语言—逻辑的观点是任何思想的必要条件,就是说,作为语言—逻辑观点的事物观点没有问题。万物自有其自然秩序,但自然秩序过于复杂,无法直接加以思考,甚至无法言说,于是,语言和逻辑为物的世界构造了——虚构了——可说的秩序,对万物进行了重新编排归类。
尽管语言—逻辑秩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秩序,但却是对真实世界的有效搜索方式,或者说,语言秩序是事实秩序的索引,人们以按图索骥那样的方式以言索物,因此得以言说万物。语言秩序与事实秩序显然不对等,甚至也不相似,有趣的是,人们只要稍加反思就可以证明这个差异,却仍然不由自主地为语言所误导,最典型的情况就是被概念所误导,人们很容易以为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概念必定意味着一个令人激动不已的问题,其实并非如此。
可以说,事物是个语言问题,却不是哲学问题,而哲学问题也不可能还原为语言问题。为了有效地言说事物,语言—逻辑对事物进行了分类学的编排,赋予事物并不具有的各种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其中对哲学思想有两个主要的误导源:
(1)种属关系。按照种属关系,大概念统摄许多小概念,于是,大概念就非常容易被误认为是大问题,而大问题又被认为是重要问题,这与真实世界和生活所发生的问题有着巨大差距;
(2)概念的含义。一个概念的含义(相当于内涵)诱导人们以为一个事物本身有着某种绝对确定的自身规定,所谓本质,它决定一个事物是其所是,而本质就被进一步想象为问题的答案。
于是,思想就追随语言和逻辑的虚构去研究一些并不存在于事物之中而仅仅存在于语言中的“大问题”和“本质”。
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种属关系纯属语言—逻辑的虚构,事物本身并非如此存在,事物之间也不存在逻辑关系。比如说,事实并不存在着老虎狮子“属于”猫科这样一种关系,这是人编造的(老虎未必同意,狮子就更不同意)。
语言和逻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语言和逻辑虚构了万物的索引系统,因此人类得以能够思想,能够有序地研究世界和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但却不是为了研究那些虚构出来的问题。科学家按照语言索引找到了真实事物和真实问题,得意而妄言,而哲学家却把概念本身误认为是问题并加以苦苦研究。